bsp;“不过那个奥匈帝国怎么过了三十天,才开始签署总动员令啊?”
不止百姓们很疑惑,皇帝、将领、文官们同样也很疑惑。
那个总动员不是签署总动员令后才开始的吗?
难道还需要提前准备?
【弹幕:交涉阶段结束】
【弹幕: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1914年7月29日,萨拉热窝枪响31天后,鉴于奥匈帝国已向塞尔维亚宣战,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签发了总动员令。】
【但当天晚上,他就反悔了。】
大明。
朝中大臣们内牛满面,像,太像了。
这个尼古拉二世真的太像他们的崇祯陛下了。
优柔寡断。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有的更加明白了沙俄亡国的原因。
国虽大,好战必亡。
而且那个尼古拉二世还优柔寡断,很容易错失重要战机。
而有的皇帝则是感觉像是在照镜子。
当然了,更有甚者,没有能力,还笑尼古拉不行。
【威廉二世亲自向他的这位表弟,发了一封电报,表示德国绝对无意与俄国为敌。】
【他甚至愿意作为调解人,解决俄国与奥匈的争端。】
【弹幕:不愧是你啊,威威】
【弹幕:一战各国皇帝其实都是亲戚】
【这封电报打动了尼古拉二世,他一边说着,“我才不会成为一个刽子手”,一边执意要取消总动员。】
大明。
朱元璋眼皮一跳一跳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尼古拉二世,该说他天真呢,还是该说他愚蠢呢?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怎能害怕成为一个刽子手呢?
尼古拉:啊对对对,我最后也是那百万中的一个。
【沙皇的任性,差点让俄国军部的参谋们集体暴走。】
大唐。
高仙芝:来了,熟悉的感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