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孩子,够不着香炉。
等孟辛跪拜磕完头,郑则声音带笑:“辛哥儿,今晚多吃点饭。”
小孩抬头,现大哥粥粥哥、他哥和鲁康四人都笑着看他,孟辛不明所以,认真点头:“喔,吃多多饭。”
“嫂子,粿和萝卜糕我做了好多,也往这头供台摆点吧!”
簸箕有点沉,周娘亲没等丈夫,自己端了快步走来这头厨房。
周爹只好和小则慢吞吞挪去篱笆空地和他老哥卤猪头肉,不忘遗憾感叹:“今年没买到牛肉啊……”
郑大娘赶紧向前帮把手,哎呦还真不少,“新房供台摆上了吧?”
团年饭两家合在一起吃,新房那头贡品还是要摆上的。
“供上了……”
周娘亲放下簸箕后却是盯着她看,眼神欣赏欢喜,左左右右看了一圈,看得郑大娘不由摆起姿势,表情隐隐期待。
果然听到兰娘夸赞:“真好看,当初只觉绀紫色适合你,没想到做成棉衣竟能这么合适,哎呀,这穿上人都亮堂了!”
“这簪油光亮,颜色定是好木头制成的吧。”
要不怎么是母子呢,郑大娘今早已经让周舟夸得飘飘然了,到现在嘴角就没下来,心情好的不得了。
哎呦,女娘的赞美更叫人心花怒放,她连簪都注意到了。
“会不会觉得,木头簪不配这身衣裳?”
郑大娘摸摸头上的簪,问道。
“怎么会,木的正好压一压绀紫,衬的。”
“这簪是大坤当年送的,那时候啊,没啥钱!”
郑大娘提到当年摆摆手。
日子越过越好,穿啊戴啊,粥粥总是嘴甜劝她多试试,两人平日做家事爱说的话也多,今早她就纠结要带银簪还是木簪,想在新年穿戴热闹一回,粥粥给她拿主意,说木簪更衬,“哎呀,你俩真是亲母子!”
周娘亲忍不住捂嘴笑。
“阿娘,什么亲母子啊?”
周舟手上拿着一个刚出锅的热乎粿咬着吃,没等两位阿娘回答,他又说:“今年是不是没人来咱家,月哥儿不来了。”
郑大娘笑道:“英红一家大年初二来。
月哥儿成亲了,和娥娘说好去年是最后一年,今年除夕不来了。”
郑家没人上门,没了相互拉扯送礼的热闹看;林家这头相反,往年没人走动,去年开始有人上门送礼了。
周向阳在家照例被阿娘用游水的事说了一顿,人有点蔫,见到小哥和石头哥后立马好起来了。
“石头哥!
我来给你送香肠啦!”
他进院就大声喊新年吉祥,被逗乐的成贵叔往他手心放了一块蒸好的香甜米糕,“你小子嗓门真有劲儿,怪不得和我家石头玩得来。”
林磊双手背着身后,无情拆台:“我可和他玩不来,过完年十岁了,估计还得嗷嗷哭。”
这话刚说完,他就快伸手拦住奔来小子,周向阳没反应过来呢就莫名其妙转了个身,脑袋一痛,被指头敲了个结实,“臭小子又忘了是吧,不许扑你小哥。”
月哥儿在他俩身后,没站一会儿就得找凳子坐下。
已经快六个月了,月哥儿如今在家“散步”
有点喘,说话时呼吸也逐渐加重,冬天起夜辛苦,好在吃饭没有旁的反应。
“我错了石头哥。”
周向阳神情惴惴,阿娘在家刚念完,他一出门就忘了……
也就周婶子这会儿没瞧见,不然真得大过年打小孩。
她这会儿在堂屋,边和林秋说话边往供桌上放东西,一串腊肠和一块腊肉,糕点也放上,“一年就一次,又不是天天送,有啥不能收的。”
“太多了,”
林秋拿起刚摆上的腊肉放回周婶子篮子,劝道:“月哥儿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