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炖猪肘子(中)(2 / 3)

要炒糖色,锅里放油烧热,郑大娘往锅里挖了两勺饴糖,“粥粥,移出几根柴火,火太旺,我怕把糖炒苦了。”

周舟听话照做,把移出的柴火放进另一个烧水的灶里。

等锅里的糖水开始变色冒泡,郑大娘赶紧舀了热水沿锅边慢慢加入,家里香料都有,干辣椒、桂皮、八角、姜片、大葱洗净切成段,一同放入锅中,又打了一勺酱油、一点浊酒倒入调味,最后两个肘子入锅。

“好了,添柴火吧,火烧旺点先让锅滚,而后转为小火慢炖。”

肘子安排好了,接下来是猪蹄。洗净的猪蹄块放入较小的一口锅中,同样放入姜片葱段,炖煮静待。

两个大菜都炖上了,郑大娘松口气。花生剥好了,周舟在灶口乖乖仰头看她:“大娘,青菜还炒嘛,我摘了芥菜。”

郑大娘;“炒,正好芥菜清苦,今晚肉菜多,正好能解解腻。”

厨房灶里烧着火,待久了人有些燥,周舟去堂屋拿了茶壶给两人倒了水喝,娘俩坐着歇口气。太阳西斜,黄色的夕阳光从支起的窗户照到厨房地面来,光里烟雾缭绕,充满烟火味。

炖猪脚的锅烧开了,郑大娘拿出昨晚泡好的黄豆洗净倒入锅中稍微搅开,重新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这两样菜要看着火慢慢炖,天色尚早,其他菜要等等,等人快到时掐着点做,宁可晚点也不能让菜放凉喽。

周舟则去了院子,把中午从菜园子摘回来的老菜叶切成丁,和麦麸一起拌做鸡食。趁着鸡都聚在一起叮食,他小心翼翼进到鸡舍捡蛋,周舟第一次捡蛋时没经验,动作慢了些,被母鸡追着叮咬,吓得他在后院尖叫躲藏,全家人笑了很久,连郑老爹见他进鸡舍都要打趣,郑则最坏,他每次都要说一句“粥粥快跑”,明明都没有鸡追他!

鸡蛋捏在手里热乎乎的,放在篮子里数了数,一共有八枚呢,周舟美滋滋,这母鸡真是不错。

听到人走动,猪栏里的猪也躁动起来,拱着食槽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催着人给它喂食咧。周舟随口安抚它:“快了快了,就到你吃了。”

郑大娘在厨房扬声叮嘱:“粥粥,猪食一桶太重,你半桶半桶地提,别摔了,啊。”

“昂,知道了。”

可别说,一桶猪食是真的挺压手的,周舟老实地提半桶,分几趟倒入食槽。

母猪迫不及待地吭哧吭哧埋头吃,周舟站在边上看它进食,发现它肚子好像有些鼓,回屋给郑大娘说了。

鸡蛋留了四个放在碗里,等会儿做丝瓜蛋汤,剩下的郑大娘拿到隔间放好,笑道:“是母猪揣崽,八月咱就有小猪仔了,不知道这一胎能有几只咧。”

此时门外传来“铛铛铛”铜锣敲打的声音,郑大娘赶紧去开院门,村里除了喜丧之事会敲锣,便只有村长会在有事宣告时敲了。

村长林成章听闻了周家阳小子落水的事,趁着村民旁晚都在家,赶紧挨家挨户上门提醒千万要看好孩子不要任其下河玩耍。

两人站在大门送走村长,郑大娘感叹:“村长也是不容易啊。”又说:“周家莫不是犯了水忌,月哥儿和阳小子都和这条河犯冲,幸亏这次阳小子没事,不然娥娘怕是要疯噢。”娥娘便是周家婶子。

周舟:“大娘,这条河是不是年龄很大了?”

郑大娘掩上院门,这回没插门栓,“是咧,听说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没人说得清这条河多老了。”

周舟跟她一起回厨房:“从前在锦州,城里有一棵长得很老很茂盛的老榕树,树干要几个人伸开手才能环抱,居民家里若是有夜哭不止、闹病闹灾的娃娃,都会去拜这棵树做干娘,喊了榕树干娘后,娃娃就没再闹病哭夜了。”

郑大娘闻言惊讶:“真有这么神?”

周舟:“老人说树活得久,命硬,能庇佑小孩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