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军情刺探,就属这其中的重要组成。
史阿退下后,贾诩仍伫立窗前。
街市喧嚣如潮,贾诩目光却愈幽深。
‘是时候收网了。
’
一个想法,在贾诩心中定下。
自与江东的仗打起来,荆北、江淮一带就热闹起来,有些是想趁机谋些利,有些却是打着别的主意。
哪怕许都、襄阳在不同时期,生了一些具有影响的风波,可这依旧没有震慑住某些人的算计。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贾诩再清楚不过了。
除非是彻底除掉,否则他们是不会放弃任何契机,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只是他们背后的关系网复杂,想要除掉必须把握好时机。
尤其是等江东被彻底平定后,适用于过去的手段与方式,就不适合现在的谯县曹氏再去做了。
需要考虑的层面不同了。
“军师,府议要召开。”
在此等态势下,一道身影走了进来,在走进的那刹,就毕恭毕敬作揖,“阎公请您务必参加。”
“知道了。”
贾诩眉头微挑,言简意赅道。
看来前线有新状况了。
贾诩心中暗暗思量。
一开始的时候,对于前线的战局走势,贾诩还是有密切关注的,毕竟那桩大案,需要配合前线战况来推动。
可在诸葛亮完美办好那桩大案,贾诩的目光及重心就转移了,因为贾诩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尤其所涉是隐秘战线的,这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稍稍有丝毫的松懈或偏差,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
所以征东将军府的府议,贾诩是很少参加的。
一个是不想过多的暴露。
一个是贾诩真没有时间。
要知道在过去,贾诩不止一次的给阎象、娄圭、袁涣他们提供有力情报,确保他们分管的没有出现差池。
也是这样,对贾诩不来参加府议,阎象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他们承受了很大压力。
这次阎象派人告知,务必让贾诩参加府议,这必与前线有直接关系。
“你们看到没有,几位军师脸上都带有笑意。”
“肯定是前线又打胜仗了,不然绝不会如此的。”
“这还用猜?当初柴桑传回捷报,几位军师都笑的合不拢嘴了。”
“看来前线的仗……”
彼时的征东将军府,有不少官吏聚在一起,议论着他们所知的一些,而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了,将军府的气氛明显有微妙变化。
这对于在将军府任职的,无疑是极为振奋的。
过去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特别是一批批精锐,被曹昂汇聚到柴桑一带,跟来犯的江东军展开激战对峙,前线战局迟迟没有变化,这几乎叫征东将军府上下处在高度紧绷下。
各种差事要解决。
不止是针对前线的,还有针对后方的。
虽说曹昂也曾多次离开襄阳,将征东将军府诸事交由一应人手处置,但这次明显跟过往有很大不同。
最直观的感触,就是来自民间的各种议论,还有层出不穷的舆情变化,这真是说什么的都有。
在征东将军府的老人都知,这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可即便是知晓这些,但却不能去轻易做些什么。
这压力如何能不大?
身体上的还好,精神上的就太煎熬了。
“呵呵…”
本安静的正堂,响起阎象的笑声。
娄圭、袁涣相视一眼,随即跟着笑了起来。
“哈哈!
!”
笑声跟着大了。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