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起来,即等江东之战结束了,调太史慈出任丹阳将军,以此解决丹阳郡日后涉军诸事,而丹阳郡太守一职,曹昂是打算叫诸葛瑾出任的。
在过去的历练中,诸葛瑾跟随刘晔奔赴各地,以筹划与完善水利大计,其才能得以彰显出来。
且诸葛瑾为人宽厚,深具器量,跟太史慈一起坐镇丹阳郡,定然能将这一复杂之地理顺出来。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前诸葛亮的表现,让曹昂是很满意的,他要通过重用诸葛瑾,来加深诸葛一族与曹氏的联系,特别是跟他的联系。
这份布局,既是对战后局势的稳妥安排,也是对人心的深远谋划。
至于说,在这乱战之下,一些江东将校战死,比如陈武,对此人之才,曹昂是知晓一些的。
但战死就战死吧。
曹昂不可能说,为了降服一些将领,就影响到他对整个江东的布局,对于人才,曹昂是渴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曹昂会为了这些就延缓攻势,这是对奋战在前线各处儿郎的不负责任。
人才,只有在自己麾下,那才叫人才。
而在敌对势力下,特别是还冥顽不灵的,想表明所谓忠心的,那就是对手,而对于对手,曹昂想来是不会心软的。
“现在就看丹阳、吴郡北部交汇之地了。”
而在此等态势下,曹昂的目光,定格在舆图一处,聚在帐内的众人,听到曹昂所讲后,一个个的目光亦是汇聚过来。
没错。
在豫章、丹阳两郡出现大乱战下,围绕丹阳、吴郡交汇北部的渡江之战,也悄无声息的拉开了帷幕。
扬州水军将军文聘、广陵将军甘宁各率本部精锐,悍然对这一带起渡江之战,双方在此展开激烈交战。
因为离的远的缘故,对于这一带战况,曹昂掌握的是不多的,可对于文聘、甘宁他们,曹昂是有绝对信心的。
他们二人皆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一个沉稳如山,一个悍勇如虎,只要他们能够配合默契便能撕开口子,加之前线多变的战局传回,这必然是能动摇孙策在这一带的布防,以此实现最终合围之势。
“公子,今下各地战况利于我军,中军所在当尽早离开彭泽,前去宛陵一带。”
在沉默之际,一人上前作揖道:“唯有这样,公子方能更便掌握各地战况,以对江东溃败之军展开更有利攻势!
!”
“附议!
!”
“附议!
!”
一道接一道附和声响起。
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曹昂留守彭泽的意义已不大,尤其是豫章郡南部,鲁肃他们掌控住大局,周瑜、孙贲他们所部被严密封锁起来,这对所部造成的威胁是可控的,面对这样的变化,离开彭泽无疑是最佳选择。
“等某见一些人,中军便移驻宛陵!
!”
不过曹昂沉默许久,开口讲的话,却让帐内众人生疑。
到底是哪些人,让自家公子推迟移驻宛陵?
尽管心中有疑吧,但却没有一人出言再劝,毕竟跟随曹昂的时日久了,对曹昂的脾性早已了解。
自家公子决定的事,这是任何人都不容更改的。
……
在豫章、丹阳两郡大乱战下,是有一支支江东军跟所出曹军各部精锐交战,以此避免被曹军击败。
而在此等态势下,却有着一股群体是不想参与其中,但因为战乱被裹挟其中,被不断地卷入战事下,那就是被孙策强征的江东诸族子弟及部曲。
原本柴桑一带生变,孙策遭到了重创,以至麾下精锐呈溃败之势,知晓此事的诸族子弟无不是振奋的。
因为他们终于能摆脱孙策的暴虐压制了!
!
可惜大乱之下,他们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