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时势造英雄,殊不知英雄亦造时势,对于持续纷争很久的这片土地而言,生聚在此的群体,不可能不知这其中份量有多厚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一方方诸侯势力或倾覆,或失败,或没落,一个崭新的秩序格局,正在悄无声息下酝酿而出。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
只因这一切太难了。
噼啪……
篝火燃烧的声音不时出现,火星在夜色下升腾,尽管在篝火映照下,不时有人影来回走动,可却挡不住那股沉闷的气氛笼罩。
“伯言,汝睡了没?”
在一处营帐外,一道声音响起,帐内人影动了,披甲挎剑的少年,看到这一幕时,露出复杂神色。
“没有。”
很快,帐内响起声音,帐帘被掀开的那刹,一身材高大的俊美青年,从帐内走了出来,看到少年时,青年露出淡淡笑意,“叔父是心有不宁?”
“有些。”
少年听后,眉头微蹙道。
“既如此,那就喝些茶吧。”
青年看向少年道。
“好。”
少年点点头。
在青年伸手示意下,少年抬脚朝帐内走去,其实到这时,二人的身份呼之欲出,二人乃同族,年长些的叫议,年少些的叫绩,二人是吴郡陆氏一族。
本该在吴郡待着的他们,就因为孙策起兵讨曹一事,聚集族中部曲随军参战,而在吴郡,这样的还有很多。
吴郡顾氏,张氏,朱氏俱有子弟及部曲跟随,而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止在吴郡生,在会稽郡,丹阳郡也都有。
这一切都因孙策的强势所致。
也是这样,使诸郡各族所派随军中,陆氏是最为特殊的,一个是代理家主,一个是上任家主幼子,俱被要求随军。
此事最初是引起不小轰动的,但对于此事,一心想跟曹昂决一胜负的孙策,根本就不在意。
至于为何这样,其实很多人都猜到了。
陆氏跟孙氏是有血仇的。
“伯言,曹征东那边可有回信?”
陆绩跪坐于锦垫上,看着在沏茶的陆议,声音低沉而急切。
陆议的手一顿,茶香袅袅升起,在陆绩的注视下,陆议缓缓开口,“尚未有人接近我部所处之地。”
这意味着什么,陆绩是听出来了。
“这到底是为何?”
听到这话,陆绩眉头紧锁起来。
别看他比陆议小五六岁,但自幼的经历,使陆绩知晓世事险恶,更知人心复杂,也是这样让他心底有很多想法。
“喝茶。”
陆议将沏好的茶,递给陆绩,目光平静道:“此事不难揣测,曹征东恐是想借柴桑之战,以此达到些目的。”
“那里应外合下,一举挫败孙伯符,岂不更好?”
心思不在一处的陆绩,一听这话,立时便回道。
在陆绩的注视下,陆议端起茶盏,没有出声回答。
陆绩见状眉头皱的更紧了。
但这个时候,陆绩也不好说别的。
眼下的陆氏,他是名义上的家主不假,但具体负责族中事务及决断的,却是在喝茶的陆议。
当初陆氏蒙遭大难,族中血脉凋零,陆绩虽是家主陆康幼子,但陆绩过于年幼,根本就无法处理族中事务,在这等特殊境遇下,尚未及冠的陆议出来了,尽管其代理家主,以此带领陆氏一族渡过艰难岁月,可有太多的人是不看好陆议的,毕竟其年岁也很小,为此有不少人对陆氏族产有了想法。
对此,陆议并未慌乱,而是用他的方式来解决事情。
别看陆绩辈分高,是陆议的叔父,但他能有今日,那是靠陆议才有的,不然陆绩恐难以活到今日。
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