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独当一面的镇守一方,是他必须要做好的事儿。
厚此薄彼,这不符曹昂的核心利益。
尤其是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他要沿着长江沿线围堵住江东所部,如此漫长的防线上,仅靠几名大将、悍将镇守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有机会,那就要抓住才行。
太史慈,就是增补广陵一线的重用补充。
对甘宁的性格,曹昂太了解了,在自己身边还好些,甘宁还能收敛脾性,可要真的外放一处,那真要急躁起来,是可能中江东圈套的。
而王威呢,是降将。
让其能在必要时劝住甘宁,或多或少有些不现实。
可太史慈就不同了。
人是主动投效的,尽管在当时麾下兵马不多,但那也是得知了唯才是举令,才一路辗转投效过来的。
太史慈认准的是曹昂。
所以曹昂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太史慈在军中成长起来,九江郡那一战,太史慈没有打好,是有原因的,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曹昂的暗中支持,关键还是跟孙策这等仇敌交战,太史慈要真打不好,曹昂就要考虑一些事情了。
不过就眼下来看,太史慈没有辜负曹昂的信任。
只是这份信任太过沉重了。
连日激战下,太史慈麾下将士死伤不少。
可乱世就是这样。
更何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面对今下这等境遇,曹昂必须足够心狠才行。
“稳住!
!”
“敌军快支撑不住了!
!”
城外战场上,位处中军的太史慈,从容的指挥着麾下将士,跟来犯江东兵展开激战,左右传令兵不断穿梭各处。
这场厮杀持续了很久。
太史慈无数次忍住想亲自上阵的念头,指挥麾下将士跟敌军交战,因为直到现在,孙策都还没有亲上战场。
尽管这跟太史慈了解的孙策有些不同,但太史慈选择因时而动,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战局焦灼时,选择亲率小股精锐冲杀进战场之中。
“杀啊——”
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传的很远。
彼时,在广陵城北的连营之中。
主帐所在。
“这曹军跟江东军真是杀红眼了,连着数日在广陵城外的中渎水畔一带激战,这伤亡都不小,还能打出这种威势出来。”
尹礼看了眼左右,似笑非笑的说道:“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我等跟着鏖战了,要真是有什么变故的话,也不至于到时太过被动。”
“没错。”
孙观紧随其后道:“这曹征东太过霸道,说叫我等赶来广陵,就必须要赶来广陵,连带着在阴陵等地全都舍弃了。”
“哼,当初我是不愿来的,要不是将军一再下达严令,即便我等占据阴陵等地,他曹征东也奈何不了我等。”
“谁说不是啊。”
孙康紧随其后道:“不过既来了广陵,那也叫我等好好瞧瞧,他曹征东麾下的兵马,到底有多厉害吧。”
“如果真如将军讲的那样,眼下领兵来犯的孙策所部,是为了策应周瑜他们,继而叫荆州等地跟着乱起来,这对咱们而言未尝就不是一次机会啊。”
“真要是到最后啊,他曹昂所领大军败给了江东,导致治下局势动荡的话,那我等也别待在广陵郡了,直接挥师北上就是。”
“没错!
!”
“说的对!
!”
孙康的话,引起不少人附和。
其实讲到这里,也不难看出曹昂为何没给臧霸下令,甚至在尹礼他们率部赶来后,让臧霸出城前去城北外的连营坐镇。
表明上来看,臧霸是归顺曹氏了,所部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