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呀。”
曹昂伸手轻拍曹彰脑袋,笑骂道:“想的倒是挺多,走吧,别叫老师他们等太久了。”
“嗯。”
曹彰应了一声。
不多时,曹昂、曹彰、典满、许仪一行赶到正堂。
“拜见公子!”
“拜见使君!”
随着曹昂的到来,在堂内所聚众人,无不起身朝曹昂作揖行礼。
这人是少了不少啊。
扫视着堂内众人,曹昂的心底生出感慨。
不知不觉间,聚集在曹昂身边的人,除了贾诩、阎象、娄圭、刘晔这几位外,剩下的从原先的南阳籍,逐步变成了荆北、荆南籍,当然还有少数别的籍贯的。
像袁涣就任江夏太守,郝普就任宜都太守,鲁肃就任南郡太守,胡济就任襄阳太守,除此以外,郭攸之接替满宠就任南阳太守,赵俨接替李通就任汝南太守,邓芝被曹昂举荐为沛国相,樊建被曹昂举荐为陈国相,杜袭接替乐进做了庐江太守,韩暨接替李整就任九江太守……
这一系列的安排与调任,都是曹昂经过深思熟虑下才决定的,这是整合荆宛汝淮徐一带的重要组成。
“公子,经过这段时日的调整,各地驻防基本都已明确下来。”
在曹昂感慨之际,贾诩起身作揖道:“虽说仍牵扯到部分兵马调动,加之荆北诸郡的宗贼肆虐,但后续征东将军府调度得当,基本上影响不到大局。”
“如此甚好。”
曹昂微微一笑道:“各地驻防调整,关系到征东将军府所辖诸州各郡的安稳,这段时日辛苦诸公,诸君了。”
“这都是我等份内之事。”
贾诩一行作揖道。
当初将此事交给贾诩、阎象他们来做,就是曹昂绝对信赖他们,尽管后续一些人被曹昂调离了,但对于此事,贾诩他们没有出任何纰漏。
如鲁肃被调去南郡,此事生在蔡瑁蒯越他们离开荆州后没多久,之所以叫鲁肃去南郡,一个是想以此历练鲁肃,为其积攒资历,一个是南郡太重要了,既有于禁所部在此坐镇,又有孙香所部在此坐镇,曹昂需要有一位才俊,能够协调好地方军政。
再一个是南郡毗邻着荆南,尽管曹昂没打算征伐荆南了,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但对荆南,对张羡,该有的提防还是要有的。
原本曹昂还考虑将刘晔调任一地做太守,但考虑到刘晔的才华,特别是整体水利的筹建与开辟,曹昂才没有叫其离开,曹昂打算将这部分事宜,全权交到刘晔手里来办,毕竟汉末这一时期的灾害还是挺多的。
“今下的格局,虽说部分地方仍有动荡。”
随着贾诩一行坐下,曹昂撩袍说道:“但是对于征东将军府来讲,却不能被这些事宜所遮盖住其他。”
“既然驻防体系初步明确,那么与各地驻防将军息息相关的军屯,就要以征东将军府的名义,命诸将在各地积极开辟军屯,所辟一应军屯田亩必须登记造册,以便于征东将军府了解实况,以及统筹水利营建诸事。”
“阎君,此事要你与子扬多费费心。”
“是。”
阎象当即作揖道。
“除了军屯以外,民屯也要尽快组织起来。”
曹昂继续道:“某的意思,是直接给各州刺史,诸郡太守派命令,命他们统筹各自辖地兴屯事宜,聚拢流民,一应事宜可参考先前在南阳郡组织的兴屯。”
“这部分民屯田,要如实的进行登记造册,头三年免除田赋,但所贷农具利钱,必须要按期缴纳,此外留足一年所需及粮种,余下要押运官署贩卖,这个价格要进行审议,确保兴屯民的利益不受损。”
“在这期间,如若有糊弄了事的,经各州刺史、诸郡太守核准后,查明确有其事者,则收回一应开垦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