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住宅楼,这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赫鲁晓夫楼。
】
【画面中,一栋完工的五层赫鲁晓夫楼矗立在天幕的中央,远处是一栋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再远处,数不清的塔吊机在工地上吊起楼房的部件。
】
【而在赫鲁晓夫楼下,是大片的草坪与绿树,还有池塘和散步的步道,为了方便苏联人民夏季消暑,还建有游泳池和小型儿童游乐场。
】
“这里就是天堂吧?”
“这也太漂亮了。”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用他们并不丰富的词汇,竭力地赞美。
而皇帝们,则哑口无言。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景象,心情复杂。
他十六岁开始领兵打仗,打下了大唐的大半江山。
后来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执掌整个大唐。
打败了颉利可汗,成为草原之主,被加尊号天可汗。
派出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巩固了边疆。
他干了太多大事,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下少有的英主,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大唐显然一派盛世景象。
可现在看看那个苏联,一个在历史上评价不怎么好的穗宗,都给百姓住上了那么好的房子。
而自己的文治武功,好像也没那么拿得出手了。
下面站着的魏征有些欣慰。
陛下终于知道自己反思了,他原本担心陛下在作出了那么多功绩之后,安于现状沉迷享乐,现在终于不用担忧了。
【k-7型楼的主要构件,全部由工厂流水线生产,建造时只需要按框架拼接起来。
】
【极致的精简造就了极致的度,一栋k-7型楼的平均建造时间不到两星期。
】
“不到两个星期,也就是不到十四天,连半个月都没有……”
“这么快的建造度,简直如同神迹!”
古代的工匠和工部官员们惊得合不拢嘴,这完全都出了他们对于盖房子的想象。
【弹幕:苏联没有地震和台风,做好防渗水和防冻就没有问题了】
【在这样高效率的建设下,赫鲁晓夫楼如雨后春笋般,在苏联各个城市中拔地而起。
】
【弹幕:《真·雨后春笋》】
【弹幕:真·拔地而起】
对于这两个成语的运用,古人们简直不能再赞同了。
真的就和春笋的生长度一样,太快了,快得出想象。
【根据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的数据,从1956年至1963年间,苏联全国的居住面积从64亿平方米,增加到了12亿平方米。
】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八年时间建的公寓,比苏联前四十年的总和还多!
】
【截至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联有近五千四百万人(总人口14)搬进了,带独立厨卫和中央供暖的公寓。
】
【弹幕:很了不起的安居成就!
】
【弹幕:大庇天下!
】
“五千四百万,全国四分之一的人都住进了这样的房子里。”
“是啊,还有那个中央供暖,冬天睡觉的时候肯定不用怕把耳朵给冻掉了。”
【画面中,一个个苏联百姓们欢欢喜喜得地乔迁新居,男人们互相帮着从卡车上卸下衣柜、餐桌、沙等家具,然后送到楼上。
】
【女人和孩子们,则在楼下的草坪上准备着简易的午餐,或是用手帕给丈夫擦掉脸上的灰尘和汗水。
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
“真好啊。”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