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史无前例的改革(2 / 2)

处级。

这样谢南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客运系统还不是人员配的重灾区。

青州客运段还好点,领导班子职数由原来的9名增长为13名,多了4名副处级领导干部。

科室层面只有人事科科长洪玲改为副科长,原来分局人事分处的一位科长任人事科长,但是好几个科室都配了不少副科长,像段财务科,就配了3位副科长。

各个科也相应来了几名干部。

配最多的是工务和车务系统,有的工务段领导班子职数甚至达到了18个之多!

达到了历年之最,开个大会什么的,主席台都坐不下。

有聪明的办公室主任就向领导提出建议,主席台只摆两个桌子和椅子,就段长和党委书记在台上,其余的领导班子成员在主席台下第一排就坐,这样,谁也挑不出毛病!

这种做法也被好多站段借鉴。

铁路分局撤销后,在原分局成立了办事处,留下了4o来人,作为铁路局过渡阶段的派出机构,行使安全监察、协调、善后工作。

谢南所在的职工教育科也配一位副科长,是原分局职教分处的一位副科长李雪丹,5o岁左右。

这位李科长就一上午班,喝茶水,看杂志,也不太和科里人沟通,下午也不来上班,好像彭科长也没给她安排具体工作,科里也没人攀她。

谢南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忙,除了每个月添乘检查的任务量,还有科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只要在家,每天最少去两趟证券公司去收割韭菜。

谢南一直想着岳金龙,他们在部队就相处的很好,岳金龙有着农村人典型的憨厚老实的特点,这是谢南最看重的。

谢南打心里要帮助他,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方面,也是谢南有很多想法,去开疆拓土,但苦于没有信得过可用的人手。

谢南看中了原青州市第六化工厂,厂子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生产洗涤用品。

这个厂子不大,几十号人,由于产品单一,销路不好,已经在倒闭的边缘了。

o5年国企改革逐步深入,市里也想摆脱这个包袱,就想着把这个企业改制,去掉市里的一块心病。

这个消息还是谢南在过年时,请科里人聚餐的时候听到的,那时谢南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