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胤礽(一)(3 / 4)

丢下朝政就能让你活下来,为父就算做了那昏君万历又如何呢?”康熙一边捏着胤礽因为高热而滚烫的小手给胤礽降温,一边对小小的胤礽说着。也许是康熙的父爱真的感动了上天,腊月初九那天晚上,胤礽竟然奇迹般地退烧了。康熙非常高兴,一时抱着小胤礽不肯撒手,第二天一早,康熙兴冲冲地上朝告诉了所有人这个好消息,还宣布了一批大赦名单,在宫里放鞭炮庆祝胤礽的康复,自己亲自祭拜太庙等。所有人这才意识到,原来康熙不上朝并不是和万历一样懒得出门了,而是照顾儿子去了,虽然有些人心有微词,但是嘴上那还是对康熙的父爱如山赞不绝口。

随着时间推移,胤礽渐渐长大了,康熙对胤礽的教育也提上了日程,康熙手把手教胤礽学会了弓箭,他亲手抱着小小的胤礽骑马射箭,在这种教育下,胤礽区区六岁就在一次围猎中射杀了一鹿四兔。康熙看着胤礽拿着弓箭的样子,那张九成相似的脸蛋让他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青春活泼的仁孝皇后拿着弓箭在猎场上,康熙闭上眼,再睁开,眼前是稚嫩的胤礽拖拽着猎物来向他讨夸奖。

回到宫里,康熙就收到了一些奏折,大臣们希望康熙让太子出阁读书,这是一个明朝留下的太子教育传统,也就是皇帝组建一个教师团队让太子进行学习。听起来不错,但是康熙根本没考虑同意这个提议,他觉得这会影响自己和胤礽相处的时间,所以康熙一而再再而三地搪塞他们,什么政务繁忙啊,三藩之乱的余孽要清理啊,总之有着找不完的理由。当然,他也不可能真把胤礽养成草包,事实上,康熙早就在亲自教学胤礽了。他也不像某些家长一样把书一扔孩子面前就走,而是和胤礽呆一个书房里一起看书,从经史子集开始教,在这样的教导下,胤礽很快就表现得非常的聪敏,康熙因此感到骄傲,胤礽仅仅11岁就通晓满蒙汉三种语言,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个时间,康熙拖延了几年的“太子出阁读书”的安排也在进行中了。

但是,康熙怎么可能如大臣们的意呢,他先是把太子上学的宫殿从文华殿换成了保和殿,然后自己又在文华殿读书,这样一来胤礽在保和殿上完课又去文华殿看书,就还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康熙还喜欢在胤礽上课的时候突然跑去巡课,到了那里就装作路过,“你们接着上课,朕只是来看看保成。”在康熙这样的行为下,太子出阁读书也就流于形式了。皇帝都来看上课了,老师们哪里还能正常教学呢?此时的胤礽小小年纪,还是心疼老师们站着讲课,就说:“皇阿玛,先生们站着上课很累的,要不让他们坐下?”康熙却并没有因为胤礽尊师重道感到高兴,他反而觉得是这些老师目无尊卑居然想坐下上课:“你们想站着坐着关保成什么事,朕没有下命令,他又怎么能决定呢?”这话一出,教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胤礽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委屈地站一边去了。

学习上康熙喜欢管束,生活上也是不遑多让。别说皇子了,哪怕地主家的儿子女儿在小时候也会有些心腹,朋友之类的,但胤礽不会有,从胤礽搬出乾清宫住在毓庆宫开始,胤礽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都必须一个月一换,如此避免胤礽和下人亲近。此外,康熙还想要垄断胤礽的亲情,他规定对胤礽二跪六叩的人还要包括皇子们,众皇子必须把胤礽当成主子看。皇子胤禛嫉妒康熙对胤礽的宠爱,悄悄和胤礽说,让胤礽表演偷了他的玉佩还打了他,这样康熙就会觉得胤礽是个坏孩子,就不会那样严格管束他了。

“胤禛,你的玉佩我就是偷了又怎么样?你还敢拿回去不成?!”胤礽和商量好的一样表演着,大发雷霆,追着胤禛打,一脚把胤禛踢下了台阶,摔了一个大包。胤禛摸着头上的包心里却在高兴“皇阿玛肯定会心疼我的”。谁知道康熙知道了这事居然说:“胤禛,你要记住,你永远比不上保成,他是未来的皇上,那不叫偷,叫征用!”胤禛年纪还小有些不服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