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指授,罔或有间。”
而这更是让老师们对胤礽感到没法教,孩子父亲总是在旁边看着,哪有这么上课的啊!
渐渐的,康熙甚至不再满足于自己偶尔教胤礽读书了。
他开始挑剔教师们的不是,以便赶走这些老师们,自己独占胤礽的学习时间。
于是,康熙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般找出教师们教学中的各种所谓“失误”
。
今天嫌这位老师讲解经书不够透彻,明天怪那位先生言辞过于严厉吓着太子了。
就这样,一位位教师相继被康熙找借口辞退。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叫做徐元梦的老师,康熙某天在胤礽射箭训练后突然叫当天给胤礽上课的徐元梦也来射一箭,徐元梦是个文弱书生,根本拉不开胤礽的弓,康熙见此就说:“孔圣人说过,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竟然连射箭都不会,怎么能教导皇子呢?拖下去打三十大板,以后别过来了,你不配。”
胤礽身边的老师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老师都被康熙赶走了。
但即便如此,康熙仍不满意,只要他有空,就会凑到胤礽的课业跟前。
最后,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胤礽的老师们几乎都被康熙赶走了。
康熙为此很是得意,因为在他看来,胤礽十二岁就可以讲经了,根本不需要这些人,有他这个父亲就够了。
康熙二十六年的六月初七,康熙宣布,把胤礽读书的地点换到了康熙自己最喜欢去的畅春园,他在畅春园修了一间阁楼叫做无逸斋,让胤礽在此学习。
面对臣子和宗室的一些质疑,康熙说:“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父子之恩出自天性。
礼节繁多,则父子之间反或疏远,若明东宫出阁,每另设官署,旅进旅退,无非具文,并未笃志黾勉以求实学,遂令太子不能通贯经史,以致庸。”
康熙表示出阁读书这件事影响父子感情,不利于太子成才。
康熙为自己彻底垄断了儿子的教育权感到高兴。
但是在这年冬天,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了,孝庄临死前给康熙留下了一封遗诏,让康熙不可另立太子。
孝庄去世,康熙哀恸不已,十三岁的胤礽轻轻给哭得直抽抽的皇帝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