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资治通鉴》说李承乾搞旁门左道,应该是源于《续高僧传》和《法苑珠林》《大唐内典录》基础记载
《续高僧传》原文:至十三年冬。
有黄巾秦世英者。
挟方术以邀荣。
遂程器于储2。
素嫉释种。
阴陈琳论谤讪皇宗。
罪当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
阴陈的意思是私下说。
《法苑珠林》原文:近至贞观十三年。
有西京西华观道士秦英。
会圣观道士韦灵符还俗道士朱灵感。
并薄解章醮敕令事东宫。
惑乱东宫。
结谋大意为事不果。
秦英灵符灵感等。
并被诛斩。
私宅财物及有妇儿。
并配入官。
《大唐内典录》原文:有道士秦英。
扇动宫储。
以琳着论讪毁祖祢。
文帝大怒。
李唐认祖李耳,所以对道士比较敬重,秦英、韦灵符私下里告诉李承乾,说释法琳诋毁李唐的老祖宗李耳,这里的皇宗指道祖李耳,琳指僧人释法琳。
《续高僧传》和《大唐内典录》作者是释道宣,《法苑珠林》作者是释道世,这俩都是当时的高僧,说李承乾搞旁门左道是释道世提及了,并薄解章醮敕令事东宫,惑乱东宫,暗戳戳说李承乾搞旁门左道。
释道宣并没有提及此事。
这两位高僧谁说的对,现在无从考证,大家自行去看。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秦英、韦灵符之死,大概率就是佛道之争,为了平息佛道争论,杀的秦英和韦灵符,而不是说这两个人撺掇李承乾搞旁门左道。
真正把李承乾搞旁门左道这个事件定性,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还有就是李世民为了证明自己不会废太子说的那句: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
且《礼》,嫡子死,立嫡孙。
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这句话也出自《资治通鉴》,《旧唐书》和《新唐书》没有相关文献记载,《唐会要》有类似一句:《唐会要》原文是:我儿虽患脚,又是长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