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赶尽杀绝”
的方式,通过强制驱离、设置封锁线、切断补给等手段,强行驱赶到与埃及接壤的西奈半岛边境区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危机。
idf的工程部队伴随着地面部队,对加沙地带的城市、村庄、基础设施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与彻底的推平,摧毁所有可能的反抗军设施、地道网络,甚至是平民居所,将其化为一片废墟,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威胁能够在此立足。
接着,他们又集结了数十万大军的庞大规模,在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强行进入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压倒性的武力,迅夺取了当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合法政权,将其彻底架空。
随后,针对所有可能存在恐袭海法嫌疑的官员、安全部门人员与军事组织成员,idf展开了无差别的大规模清洗与逮捕行动,许多人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便被关押或处决。
由于此次军事行动的极端敏感性与残酷性,idf采取了极其严厉的媒体管制措施,严厉拒绝了所有外国媒体、国际观察员的进驻与报道,致使国际社会难以获得任何独立、官方的事件报道或第一手资料。
世界各地的人们,只能从一些在战区冒死拍摄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流传出的零星画面、模糊视频,以及真假难辨的文字信息中,窥见这场军事行动冰山一角的可怕景象。
拥有对外公布军事行动进展的idf言人,则在特拉维夫的媒体布会上,不断地、单方面地向以色列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传达着军队的“辉煌捷报”
。
他们宣称,已经有不下十个“疑似”
策划或参与海法恐袭的武装组织领导人或重要头目,在军事行动中被他们所斩杀。
同时,言人强调,idf的部队将会继续向约旦河西岸深处进,不会停下脚步,直到“所有反抗势力被彻底清除”
、“潜在威胁被彻底根除”
为止。
如此重大的、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军事行动,其规模之巨,烈度之高,仅仅是进行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已经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毁灭性的破坏。
史无前例的、触目惊心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前所未有的可怕姿态,浮现在了中东人民的面前,也震惊了世界。
极少数勇敢无畏、具有职业精神的国际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秘密途径深入到埃及一侧的西奈半岛边境区域,对那里聚集的巴勒斯坦难民情况进行了报道。
正是通过他们冒死传回的有限影像资料与文字记录,那生在idf铁蹄下、被刻意掩盖的惨剧,才得以让更广泛的世人所见,引了国际社会的愤怒与谴责,尽管这种谴责在混乱的世界秩序下显得苍白无力。
过百万人规模的巴勒斯坦难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所有财产,被迫涌向了埃及边境,试图在那里寻求一线生机,寻求那微弱的希望之光。
通往边境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被遗弃的家当,以及那些在逃离过程中不幸遇难、残破不堪的尸体,和被战火烧焦的交通工具残骸。
无人掩埋的乱葬岗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腐臭味。
“尸痕遍野”
,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历史书中描绘战争残酷的词汇,成为了记者们在描述眼前景象时,能够拿出的最可怕、最真实的词汇。
而当如此骇人听闻的画面,那些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展现着死亡与绝望的影像,再度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了整个中东地区人民的视野之中时,那种长期被压抑、被分裂、被旧有政治格局所束缚的情感,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般瞬间爆。
某个已经沉寂了许久、却深埋在阿拉伯民族集体记忆中的声音,再一次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新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回荡在每一个阿拉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