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谬误(3 / 4)

就是理性的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去下判断。】

~~~~~~

大明,洪武年间。

秦淮河岸柳丝飘,暮色浸着水汽绕。

苏文清倚着石栏,指尖捏着半块冷糕,忽然笑出声。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身旁的柳彦正捋着袖子收书,闻言皱了眉,掸了掸青衫上的灰:“粗俗。”

苏文清挑眉,把糕渣往水里丢:“那你来个不粗俗的!”

“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盲人摸象——”

柳彦指尖点了点书册,语气沉了些,“还有王安石变法。”

“旧党反对之因,便有一条:王莽改制之败。”

“他们满脑子都是王莽败亡的景象,哪顾得上北宋的症结?”

“可商鞅变法……” 苏文清话没说完,又被柳彦打断。

“旧党当然也提了,” 柳彦冷笑一声,嘴角撇了撇,“不过不提他强秦的好处,只提他罚太子、终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

“拣着吓人的说,才好堵人口舌。”

苏文清拍了下手,笑骂:“果然是文人惯用手段啊!”

柳彦斜睨他:“你不也是文人?!”

苏文清立刻直了腰,理了理领口,语气扬了几分:“我可不一样,我是新复古派,崇汉复唐!”

“只论实事,不揪着半截话嚼!”

“……”

柳彦盯着他半晌,终是摇了摇头,把书揣进怀里。

~~~~~~

【#可用性级联#】

【一个小地方的灾害天气预警,上了当地的新闻,当地人怕几天出不了门,就到超市采购食品。】

【隔壁城市的人看到新闻,也怕离得近,被灾害天气波及,他们就也去超市采购。】

【而且把这消息告诉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堆人就到超市采购。】

【其他人看到有人采购就问原因,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来抢,导致食物短缺。】

【食物短缺的事上了新闻,这条新闻让更多人去超市抢购,最后陷入到了越抢越缺,越缺越恐,越恐越抢的循环。】

【可用性级联指的就是:某个观点、事件、风险,通过反复传播和探讨,逐渐变得更容易被想起。】

【也就是它的可用性提升,进而被公众和社会认为更重要、更可信,或者是更可能发生。】

【而这种认知又会反过来推动更多的传播和关注,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个小问题的过度反应。】

【比如父母几十分钟内联系不上自己孩子,就会开始联想孩子是不是去了什么人员杂乱的地方。】

【因为可用性偏差,又进一步联想到那些地方发生过的那些恶性事件,一步步放大了对孩子的担心。】

【所以避免自己进入可用性级联的方法就是提升信息素养,学会考证和全面的判断事物。】

~~~~~~

“三人成虎啊。”

弹幕:

『想起了十多年前,家母抢的盐,到现在还没吃完。』

『真巧。』

『俺家也一样。』

『我家除了盐,还有两三年前抢的感冒药、连花清瘟、青霉素胶囊……都快过期了。』

古人不太明白,药这玩意儿还能稍微理解。

可能遇上大疫了,怕买不着,所以备点。

但后世富足,食盐雪白且便宜,出门随便找个货郎都能买到,这玩意儿还需要抢?

还需要备十几年都吃不完的量?

咋的?差点打三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