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清朝版菊花台(清朝各时空诸事记)(4 / 6)

也反了。

所以,现在京师的汉八旗处在一种薛定谔的状态,似反未反。

多尔衮不敢调动满蒙八旗监视,本来人家没想反,你一监视,他们也掏出崇祯遗诏怎么办?

可不监视,万一他们真的掏出崇祯遗诏,说自己是奉命潜伏,又怎么办?

换防,换哪儿去?

守外城,他们会不会打开城门喜迎王师?

守内城,他们会不会直插皇宫,将爱新觉罗一锅端了?

调去外地?

万一汉八旗误会是派他们去送死,命令刚传下去,汉满八旗就要在北京城火并了。

刹那间,多尔衮竟然和皇太极有了一样的想法,不行就学蒙古西征吧。

女真本就从苦寒之地来,中原丢了就丢了,本来就不属于自己。

中原是花花世界,欧洲难道就不是花花世界了?

至于中原决出了新的王者,会不会打到欧洲来,多尔衮的态度是无所谓。

都能看到天幕,你们能研究科技,我们就不行了?

万一真打不过,大不了发挥百年后的优良传统,割地赔款呗。

不是自家的,不心疼。

想着想着,多尔衮心中居然有种快感。

百年后,欧洲让大清割地赔款。

自己此刻打过去,未来割他们的地,压榨他们的百姓,赔款给中原王朝。

越想越魔幻。

皇太极:十四弟,懂我。

多尔衮:放心,我会带上瓶子和福临的,我们三个会把日子过好的。

皇太极:……

~~~~~~

康熙,幼年。

在鳌拜的一统操作下,北地在明面上稳住了,但也仅仅是明面上。

吴三桂尊奉永历帝,联合李定国、郑成功,打起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口号来势汹汹。

北地若是大败一次,明面上稳住的人心就要没了,士绅、百姓绝对会大开城门、喜迎王师。

但若是稳住了,最差也能划江而治许多年。

亲政的康熙,烦恼比幼年的自己少太多了,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三藩反了,康熙本想分而治之,坚决打击吴三桂,对耿精忠、尚之信许诺,只要现在息兵,就让他们的藩地成为国中之国。

类似汉朝,却又比汉朝好,朝廷不派任何官员进藩地,封地税收一文钱都不用上缴国库。

很好的待遇,但二人不是傻子。

即便是傻子,手下也有幕僚。

解决了吴三桂,康熙马上就会翻脸,再好的待遇他们也拿不到手。

吴三桂不反,大家与清廷还能维持表面平静,但吴三桂反了,二人不管真实想法如何,只有造反一条路。

三藩一反,四川巡抚罗森、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反了。

滇、黔、湘、桂、闽、川全失,陕西、甘肃双方打拉锯战。

海上还有郑经虎视眈眈。

亲政不久的康熙脸愁的就像芝麻月饼。

中年的康熙,烦恼并不多。

撤销剃发令,开几场恩科,再减减税,施恩于民,除了一直铁了心造反的反清复明人士,大多数人都选择接受清朝的统治。

康熙唯一的烦恼,就是北边的邻居,以及未来让大清割地赔款的欧洲红毛鬼。

~~~~~~

雍正帝,忙着养生,准备多活些时日。

每天处理奏章,都将弘历带在身边,让他先看,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雍正帝再指出他方案的对错。

一连几个月,雍正发现弘历并不是隋炀帝那种,故意装出贤明模样蒙骗父母的人。

虽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