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王小波:仇富?我们是复仇!(2 / 5)

的民众,逐渐变得愤怒起来。

“杀!杀!杀!杀!杀!杀!杀!”

公审完毕,高台之上满是鲜血。

王小波站在血泊当中,命人送来九枚铜钱,朗声向民众说道:“诸葛阿公在上,宋室对外屈辱求和,对内压迫民众,吾等忍无可忍,唯有奉天靖难,求一条活路!”

“诸葛阿公若是保佑我们,就请让铜钱全都正面朝上!”

扭身,面向武侯祠,王小波躬身行礼。

铜钱被王小波用力抛向天空。

不多时,又如天女散花般落在地上。

民众屏息敛声,等着王小波说出结果。

站在第一排的民众,看的清清楚楚,不禁大吼出声:“全是正面,诸葛阿公保佑!”

民众的呼喊声如山呼海啸一般,持续了数分钟才安静下来。

王小波虚压一下手,待只听得民众重重的呼吸之声。

先命人用铁制椽钉将铜钱钉在高台之上。

右手握拳于胸平齐,王小波猛锤胸膛。

咚咚咚,三声回响。

随即又迅速将右手向上方挥出,将手臂打直,拳变成了掌。

王小波怒吼道:“诸葛阿公在上,吾等立誓,三兴汉室!”

藏在第一排的托还没开口带动,整齐划一、响彻天地的声音已经在天空回荡。

“兴汉!”

“兴汉!”

“兴汉!”

. . . . . .

元丰年间。

王安石、苏轼、张怀民快马加鞭前往汴梁。

其中之事,乏善可陈。

只有日复一日的赶路,夜里观看天幕播放的电视剧。

唯一可以言说的趣事,便只有苏轼曾抢到数次评论机会,和李太白交流。

每次都以“太白兄,近日可好”开始,又以“祝太白兄安好”结尾。

可惜的是,李白没有抢到过评论机会,从来没有回复过苏轼。

但是杜甫成功抢了一次,说了句:“苏轼!你!不要脸!”

结果被苏轼调侃,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杜子美说话居然像个怨妇一般。

. . . . . .

汴梁城。

民众的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数日围着包府的热情,随着西游记与三国演义的播放,消散了些。

虽然门口仍旧摆着纸车、纸马、纸人、纸钱,但包拯终于可以出门了。

然,市集上遇见的每一个民众。

他们的称呼从之前的“包青天”、“包大人”,变成了“包阎罗”、“阎罗爷”。

包拯又绕行,前往佛寺。

总不可能和尚也把我当阎罗了吧?

大相国寺,有富人出资,给阎罗王塑了金身。

站在金像前,看着等比例放大的自己,包拯沉默了。

一句话都没说,又出城,前往道观。

道观没有阎罗金身,却有一尊泥像。

听道士说,是附近的百姓请人做的。

泥像下方还刻有一行大字【救苦救难包阎罗】。

包拯:“……”

救苦救难是观世音。

泥像新建成,依稀还能闻到泥土的芳香。

包拯没有纠正百姓的错误。

只是对着前来祭拜的百姓说了一句:“我会尽力的。”

便叫上儿子和仆人,准备回府。

路过桥边,见土地庙的神像也换了,也是自己的模样。

很多地方的土地庙,就是用砖块搭个长宽高不过半米的小屋子,里面放尊神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