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县。
城东布告栏前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一名衣冠士人乘车经过,亲自下车前往观看。
因为围观的百姓很多,他没有挤进去。
但也得知了求贤令的内容。
衣冠士人感慨道:“大王求才之心,仿佛透出了求贤令。
就算古代的贤王,恐怕也很少能与大王媲美的了。”
“主人要出山吗?”
他的仆人问道。
“为了大王,为了这六郡山河、河东父老。
我也应该出山了。”
士人点了点头,环顾四周,说道。
韩国的存在,朝廷的强力,让六郡获益。
解县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因为解县有盐池产出食盐,繁荣能与安邑媲美。
为了这样求贤若渴的大王,也为了家乡父老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他都应该出山。
虽然以区区他的才干,可能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但是只要韩氏齐心合力,上下一心,大有可为。
士人的眼中泛起精芒,上了辇车,让车夫掉头回家去准备准备,前往晋阳求贤馆。
河内郡,林虑县。
陈氏庄园外。
陈皓躬率家中男丁来到田地上劳作,挥汗如雨。
不过他与韩婴一样,都只是象征意义的。
今天干一天,明天的他还是士人。
以示不忘,陈氏耕读传家而已。
“父亲。
请喝水。”
长子走到了陈皓的身旁,递给了陈皓一个竹筒水壶。
陈皓欣然伸手接过,打算喝水。
就在这时,马蹄声响起。
听见这急促的马蹄声,陈皓对家人说道:“必是爽。”
他的家人都笑了起来。
陈皓转头看去,过了一会儿,便见到数匹快马飞驰而来,等马停下。
骑在马上意气风的男子,不是他的好友李爽又是谁?
当时韩婴与项羽在河内郡展开激战,他与李爽一起被迁徙走,并在怀县生活了一段时间。
韩婴迁都晋阳之后,他们就回到了县城。
依旧是闲云野鹤。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