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百草堂之刺蒺藜(1 / 10)

蒺藜医心

清末民初的豫东平原,六月的日头像团烧红的烙铁,把青柳镇的土路晒得裂出指宽的缝。镇东头的百草堂前,两株老槐树的叶子蔫头耷脑地垂着,柜台后穿月白粗布长衫的王雪正用蒲扇赶着飞虫,她鬓边别着朵晒干的金银花,那是哥哥王宁昨天刚炮制好的,说能祛暑气。

“王姑娘,给我称两钱甘草。”门口进来个挑着菜筐的妇人,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这鬼天气,我家娃子昨晚就喊头晕,今早眼睛还红了。”

王雪刚应着,后堂就传来脚步声。王宁掀着蓝布门帘走出来,他穿件浆洗得发白的藏青短褂,袖口卷到小臂,露出双布满老茧的手——指节粗大,虎口处还沾着点黄褐色的药渍,那是昨天炮制黄芩时蹭上的。“李嫂子,先别急着抓甘草。”他声音温和,伸手搭在妇人带来的孩童腕上,“娃子脉象弦数,眼白泛红,怕是风热上攻,单用甘草不管用。”

正说着,镇西头的济世堂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扶着位老婆婆往这边走,老婆婆脸色蜡黄,捂着胸口直咳嗽。“王大夫,您快救救我娘!”汉子急得声音发颤,“孙掌柜说我娘是风热感冒,开了三副清热的药,喝了两天,娘倒连路都走不动了!”

王宁赶紧让妻子张娜搬来竹凳,给老婆婆诊脉。他手指刚搭上老人腕间,眉头就皱了起来:“脉沉细,舌苔淡白,这是体虚受寒,哪是什么风热?孙玉国怎么能乱用药!”

这话没说完,又有几个村民涌进百草堂,个个都带着头晕、胸胁胀痛的症状。王雪翻了翻药柜最底层的抽屉,脸色顿时变了:“哥,刺蒺藜没剩多少了,就够两三副药的量。”

刺蒺藜是平肝潜阳、祛风明目的要药,眼下这些患者,不管是肝阳上亢的大人,还是风热攻目的孩童,都离不了它。王宁走到门口,望着镇外的荒坡——那里地势高,光照足,正是刺蒺藜喜欢的生长地。“张阳,你留下整理药材,再给李嫂子家的娃子先开副薄荷水应急。”他转身从墙角抄起个粗布药篓,里面装着小铲子和竹筛,“小雪,跟我去采刺蒺藜。”

两人刚走出百草堂,就见济世堂的孙玉国站在门口,他穿件油亮的绸缎马褂,手里摇着把檀香扇,眼神阴沉沉地盯着他们。“王宁,这大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