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传播。
当然,萧西风并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评判佛教好坏。
他抛开偏岔的思绪,回到正题,问:“菩提多罗到了东方后,听说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先去建康,然后才去洛阳,在嵩山落脚。
是这样吗?”
“菩提多罗的行走轨迹确实是这样。”
刘莎沄道:“他经过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在广州登陆后住了半年,之后被萧衍接到建康。
这一路,属下都跟着。
到建康后,属下按巡察使葛彧鬼君命令办完移交手续,然后回了岭南。
这一路的时间是4年。”
“哦。
“萧西风:“据说萧衍早就笃信佛教,他遇到西方总坛来的教主,按说一定希望将对方留在梁国。
怎么会放对方离开呢?”
“嗯,这个……”
刘莎沄犹豫着道:“萧副司君,您到轮回司时间不久,可能没看过佛教档案卷宗。
关于菩提多罗为何离开南梁的缘由,有三个版本,北魏一个、南梁一个、轮回司一个。
您想听哪一个?”
萧西风蹙起眉头,问:“你既这样说,证明三个版本不一样啰。
哪个是真相?”
刘莎沄:“真相自然是轮回司版本。
但这个版本被地府大佬下了封口咒,属下无法说出来。”
萧西风听到这,不由得想起肖灵师姐受罚的样子。
他摇摇头,笑道:“那你把北魏、南梁的版本说来听听。”
“好。
先说北魏的。”
刘莎沄道:“菩提多罗是西天(天竺)佛教第28代传人。
524年,他14o岁,掌教师父传他衣钵,为他赐名菩提达摩,并要他前往震旦传教,普渡众生。
他随即由天竺出,经过交趾,于526年抵达广州,不久被南梁皇帝萧衍接到建康。
萧衍与达摩论道几天几夜。”
说到这,她停了一下。
萧西风亲自为她斟茶,伸手对她示意“请用茶再讲”
。
刘莎沄坐着,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然后捧杯饮一小口,放下茶杯,接着道:“据说,萧衍问达摩:‘吾造寺庙过千、抄经书几百卷、度俗为僧数以万计,有无功德?’达摩答:‘无功德’。
萧衍问:‘为何?’达摩答:‘造寺庙是为讨好和尚、抄经书是为讨好祖师、度俗人是为讨好大众。
所以无功德。
’达摩看不上萧衍,于是偷偷离开,准备渡江北上。
萧衍派军队追赶到江边,达摩见形势危急,于是摘取一支芦苇抛进长江,芦苇变成一艘小船,载着达摩飘然而去。”
萧西风问:“南梁的版本呢?”
刘莎沄笑笑,接着道:“萧皇与达摩论道。
皇帝问:‘吾造寺庙过千座、抄经书几百卷、度俗入僧数以万计,为何世上苦难未见少?’达摩答:‘福祸皆如东海,添之不觉多,舀之不见少。
但做莫问。
’”
萧西风点点头。
过了一会,他问:“轮回司的版本,在哪里可见到?”
刘莎沄:“轮回司的版本?什么轮回司的版本?……轮回司什么版本?”
说到后面一句时,她脸上有些茫然。
萧西风苦笑一下,决定不再为难对方。
“那你觉得,达摩为什么离开建康?”
萧西风问。
“嗯?”
刘莎沄以奇怪眼神看着萧西风,并没因对方修为、官职比自己高几个大阶而怵。
“达摩为何不留在南梁?”
萧西风又重申一遍。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