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宁效高贵乡公死 不做常道乡公生(2 / 3)

脉。

女儿血脉继承大统,与自己坐上皇位、传承江山,好像也是一回事!

女儿传下的血脉,与儿子传下的血脉,似乎也没区别!

还有,关于大统姓氏问题,拓跋皇族改姓“元”

,不也说改就改了!

尔朱荣觉得:儿、女传承差不多,姓氏更加不是问题。

关键在血脉延续没错就行了。

正是基于这些念头,他得知女儿怀孕后,似乎放慢了篡位进程,隐隐然在宣告:一切等女儿生下后代再说。

元子攸的谋士们看准了这个苗头,决定好好利用这点。

他们开始做局,准备干掉尔朱荣。

元子攸团队的核心人物有几个:元徽、李彧、杨侃、郑先护、元罗、温子昇、奚毅等。

这些人都不简单:

元徽,大司马、尚书令。

他的前妻于氏与元深通奸,被休。

后妻是元子攸表妹。

元徽既是宗室又算外戚。

他对谁做魏国皇帝这事不是很在意,唯独对尔朱荣恨之入骨,一心想阻止尔朱荣登基。

只因河阴之变冤死的2ooo多人中,有许多是他的挚交、同僚、亲戚等等。

李彧,中书监、骠骑大将军。

他是元子攸姐夫,来自陇西李氏。

李彧爷爷是李冲,曾任尚书仆射,是冯太后跟前红人。

李彧父亲李延寔,官居司徒公,担任东道大行台、青州刺史。

正是因为在外任职,避过河阴之变。

李家是北魏世家大族,与尔朱荣世家属于不同派系,天然敌对。

杨侃,侍中、尚书仆射、武卫将军。

杨侃之父杨津担任领军将军。

杨津、杨侃父子来自弘农杨氏,是老牌世家大族。

上千年来,世家大族有个显着特点:都蓄养许多家族死士。

要知道,司马家族夺取曹家皇位,有支重要力量就是司马师的3ooo死士。

他们起了关键作用。

元子攸拜托李彧、杨侃,要他们在皇宫安插死士值班。

元子攸让这些死士经常训练,模拟东汉末年王允诛杀董卓的过程。

郑先护,左卫将军。

他来自荥阳世家郑氏,是元子攸的小。

郑先护本来担任广州刺史。

陈庆之攻打虎牢关时,领军将军尔朱世隆弃城逃走,连累其弟弟、右卫将军尔朱世承被俘(后来被杀)。

元子攸趁机免除尔朱世隆的领军将军职务,任命杨津顶上。

尔朱荣则让贺拔岳接任右卫将军。

皇帝想和尔朱荣斗法,争夺禁卫军领职务是最基本步骤。

之后,禁卫军二号人物、左卫将军尔朱天光,三号人物、右卫将军贺拔岳一同出征陇西。

元子攸立即抢先一步,召回小郑先护,占据左卫将军位置。

尔朱荣派贺拔胜接任右卫将军,让叱列平担任武卫将军。

尔朱荣与元子攸经过讨价还价,各退一步,共同签署文件,规定领军将军杨津的军事调度权限于5oo人以下。

禁卫军实权由左卫将军郑先护、右卫将军贺拔胜分掌。

他们手下的4名武卫将军分别是奚毅、杨侃、叱列平、尔朱叉罗。

以上六人手握禁卫军,对洛阳城局势变化有决定性影响。

元罗,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

他是前权臣元义的弟弟。

按说,元义是尔朱荣的旧靠山,元罗应该与尔朱荣是一伙。

只是,元罗之子元饯歌因贻误军机被尔朱荣斩杀,元罗便恨上了尔朱荣。

温子昇,中书舍人。

皇帝秘书。

温子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