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高人背后算计 猛将对面厮杀(1 / 3)

元颢入主洛阳后,军神陈庆之统帅军队,击败所有来犯魏军。

领军将军元冠受掌控禁卫军,加强洛阳及周边安保防务。

元彧、元延明等宗室老臣,协调各方力量,保障新朝廷正常运转。

洛阳局面很快稳定下来。

529年6月,元颢、元彧、元延明等人密谋,商量如何摆脱南朝控制的问题。

南梁皇帝萧衍以陈庆之的7ooo兵力,护送元颢回国夺权,本来就是一种试探行为。

在陈庆之取得辉煌战绩、元颢坐镇洛阳后,南梁已经陈列大军在梁魏梁国边境,准备随时攻入魏国。

当时,尔朱荣对洛阳政权采取了收缩防御、冷眼旁观的态度,就是因为考虑到梁军动向才是重点。

尔朱荣的态度误导了元颢,使后者自信心膨胀,走上歧途。

因为,无论是梁国军队还是尔朱荣的力量,暂时都不是元颢可以颠覆的。

如果元颢稳扎稳打,按萧衍设计的那样,背靠南梁、坚守洛阳,在南梁和尔朱荣之间维持缓冲政权,他是有一线希望坚持下去、修成正果的。

可惜元颢心态太浮躁了。

他还根本没见识到尔朱荣的真正实力,就急于摆脱南梁这个后台老板,无异是自寻死路。

元延明对元颢说:“陛下,陈庆之毕竟是南梁大臣,军权集中在他手上,咱们没有多少余地。

至少要收回他手中大部分军权,才能考虑违背南梁指令。”

元彧也表示同意元延明的看法。

元颢点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元颢、元彧、元延明等人的举动,陈庆之也收到一些风声。

他上奏元颢,表示时机已经成熟,应该上书皇帝萧衍,请求梁国派出大军,向北征讨尔朱荣的势力,一举收复魏国全境,从根本上奠定政权。

陈庆之的奏折与元颢的计划背道而驰,元颢当然予以驳回。

同时,元颢上表梁帝萧衍,表示:

入魏梁军已经掌控大部分州郡,只剩北方尔朱荣尚待剿灭。

有神勇将军陈庆之在,平定魏国北方只是时间问题。

魏国州郡刚刚收复,人心还不稳。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安抚民心,巩固既有战果。

此时不宜让梁军大举入魏。

那样会导致政局动荡。

梁武帝萧衍看了元颢的奏表,只是付诸一笑。

他十分清楚元颢的心思:对方回到洛阳后,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元氏宗室重臣,自信心膨胀过头。

风筝儿想断线自飞了。

只是,元颢不知,这正中萧衍下怀。

萧衍觉得,尔朱荣的獠牙还未露丝毫,此时的梁国若与尔朱荣一决生死,自己并没有把握。

萧衍的想法是:如果元颢此刻要求梁国大举出兵,还真是个难题。

自己基于之前的承诺,并不好拒绝。

现在倒好,元颢担心梁军大军入境后失去主动,他希望梁军按兵不动。

那真是太好不过。

于是,萧衍借坡下驴,不但要求边境梁军止步不前,而且对攻入魏国境内的平北将军夏侯亶等人下令:后撤回到梁国境内。

萧衍调整策略、陈庆之的打算落空后,元颢借口洛阳形势变化,朝廷部署也应该与时俱进。

他任命元彧为大司马、元延明为卫大将军,将陈庆之手中的军队分为几部,划一部分归元彧、元延明掌控。

陈庆之的长史马佛念见此,对陈庆之进言:元颢在此节骨眼上作出分走兵权的决定,说明他对梁国已生反叛之心。

不如趁军队还没失控先下手为强、起兵杀死他,由大人您掌权,这样更好实现皇上(萧衍)的计划。

陈庆之没有采纳马佛念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