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北魏昏庸当道 元深生不逢时(1 / 3)

南梁对魏国的北伐暂时告一段落后,北魏内部起义浪潮的第三拨爆了:六镇降户暴动。

广阳王元深曾经上奏:对于平定六镇暴动后的二十多万俘虏(降户),在恒州(平城)以北辟出专门区域安置他们。

这里是农耕与游牧结合地带,将降户安置在此,让他们一部分从事畜牧,一部分从事农耕。

这样可以较快将这几十万人(俘虏+家属)转化为顺民。

元深是平定六镇之乱的总指挥、头号功臣,而且是宗室重臣。

一般来说,安置降户也是平叛军事行动的延续,朝廷应该着重考虑一下他这位平叛总指挥的建议。

可惜,此时把控朝政的胡太后,更加信任自己钦定的几位臣子:元徽、郑俨、徐纥等。

此时朝廷丞相仍然是太师元雍。

他是胡太后东山再起的重要推手,同时此人老奸巨猾、阿弥陀佛,唯胡太后马是瞻。

他故意降低存在感,不与元徽、郑俨等争锋。

尚书令元徽是胡太后信任的次宰,也是元深的切齿之敌。

表面上,元徽是次宰。

而胡太后的闺伴、中书令郑俨是元徽的铁哥们。

在郑俨支持下,元徽实际行使宰权力。

另外,北魏朝廷这时候归来一位老资格王爷:东平王元略。

前几年,元义杀害元怿,元略和大哥元熙不服,起兵“清君侧”

事败后,元熙被杀,元略南逃投奔梁国,深得南朝皇帝萧衍赏识。

元怿是胡太后最爱的情人,元略是为元怿鸣冤而被迫出逃,胡太后自然不会忘记这件事。

现在,凶手元义已死,胡太后希望元略能回归祖国。

恰在此时,南梁二皇子萧综投魏,他的王府长史江革、校尉祖暅、参军芮文宠等人,以及王府5ooo多名禁卫军被魏国俘虏。

胡太后便指令派人到南梁谈判:以江革等5ooo多人换回南梁中山王元略。

南梁皇帝萧衍在征询元略意思后,欣然接受这个方案。

萧衍很敬重元略为人,亲自设宴为元略饯行,并派羽林卫一路护送他抵达洛阳。

元略回到魏国,被封东平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国子祭酒、尚书左仆射。

成为军队总司令兼第四宰相。

北魏朝堂宗室(拓跋氏或元氏)派别,传承到现在就是两个大派:景穆帝拓跋晃后裔派、其他派。

也就是以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们为派别源头:太子拓跋晃后裔是一派,拓跋焘的其余儿子们后裔、其他拓跋氏后人是另一派。

拓跋晃并没真正做过皇帝,但他的儿子拓跋濬历经千难万险杀出重围,夺得皇位,一路传承下来。

而拓跋晃的1o个兄弟们即便做过皇帝的,也没保住皇位,比如拓跋余。

元怿、元略、元徽……都是拓跋晃后人。

元略、元徽两个家族本来就是一伙,关系很铁。

而元深祖上是拓跋建,他是拓跋晃之五弟,属于“宗室其他人”

那个派别。

元徽之所以与元深有深仇大恨,除了阵营不同,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被元深绿过。

即:元徽的大美人王妃于氏曾与元深通奸。

两人因此势同水火,满朝皆知。

元深领军在外作战,元徽是中枢要员。

——这种安排本来就不妥。

对此,元深提出过抗议:要么让其他人领军出战;要么将元徽调离中枢。

胡太后却对元深的抗议置之不理。

元深关于安置降户的奏折到了中书省,郑俨立即拿给元徽看。

二人不分青红皂白,一起批注“不妥”

,然后上呈胡太后御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