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钟离会战(2 / 3)

,派薛真度劝说豫州刺史裴叔业反叛,献出寿阳,投靠魏国。

魏国战经过激烈争夺,成功夺取了南朝的边防要津寿阳(安徽寿春),接着攻下合肥,从而占领南朝豫州全境。

这是元恪即皇位后的重大军事胜利,对南朝也是巨大打击。

南朝雍州刺史萧衍就是此时举旗造反,最后攻破建康城,夺取南齐皇位,建立了南梁政权。

元恪控制了寿阳、合肥,经过筹划,两年后再次起大战,攻打钟离城(安徽凤阳)。

元恪这次派出4o万作战兵力,加上后勤军,号称百万大军南伐。

南朝在淮河南岸有三大战略据点,自西向东分别是义阳(河南信阳)、寿阳、钟离。

北魏以前占领了义阳,不久前得到了寿阳,现在又大举进攻钟离,声势相当浩大。

这样搞法,大有覆灭南梁政权的势头。

南梁皇帝萧衍可不是东昏侯萧宝卷。

他立即动全国力量,反击北魏大军,保卫钟离城。

随着北魏军集结南下,南梁派来抵抗的军队也越来越多,将领越来越强。

最后,元恪动的这场钟离会战,成为南梁的生死大战,也成为南北两国的国运之战。

参战双方的将领、兵力分别是:

北魏方面:大军人数过4o万。

统帅元英:中山郡王、南征将军。

领军15万。

他是南安惠王、镇北将军元祯(拓跋祯)之子。

北魏攻克南郑、义阳时,他是军事统帅。

杨大眼:仇池国前国主杨难当孙子。

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

北魏攻占寿阳的主将之一。

领军1o万。

萧宝夤:齐明帝萧鸾之六子,与二哥萧宝卷争皇位失败,逃往洛阳,投靠魏国。

被封齐王、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

领军1o万。

陈伯之:曾任南齐豫州刺史、南梁江州刺史。

后叛南梁投北魏,任北魏平南将军、江州刺史。

领军5万。

南梁方面:前后投入兵力35万。

统帅曹景宗:一直追随萧衍。

平西将军、郢州刺史。

统军2o万。

韦睿:出身京兆韦氏。

南齐上庸太守,追随萧衍起兵。

现任南梁廷尉,兼豫州刺史。

刚在合肥击退魏军,斩敌一万多,声名大噪。

韦睿领军1o万。

——名义上,梁军由曹景宗统帅。

在曹、韦合军后,因为皇帝萧衍事先打了招呼、曹景宗又非常敬佩韦睿,故梁军实际总指挥是韦睿。

昌义之:冠军将军,徐州刺史。

率3ooo人守徐州刺史部钟离城。

王僧炳:后军将军。

领军5万。

……

萧讷被调入太子府不久,忽然接到征召,与太子仆兰钦一道,去向黄门侍郎沈趋报到。

随即,沈趋率领兰钦、萧讷以及在建康城征调的3oo弓弩精兵,开赴钟离城,悄悄潜进城内,参加钟离城保卫战。

这3oo弓弩精兵分布在钟离城墙头各处,负责射杀攻城魏军。

兰钦与萧讷在一组。

沈趋给兰钦的指令是协助、保护萧讷。

……

两国大军在钟离城附近的淮河邵阳洲附近,来来回回攻战一年多。

最后总决战时,魏军溃败,被斩1o多万,落水淹死1o多万,被俘5万。

元英、杨大眼、萧宝夤带少数军士撤退到寿阳。

陈伯之之前接到熟人、梁永嘉太守邱迟的劝降书,再次反水,提前率军投降梁军,参加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