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伐交伐谋(3 / 5)

张畅听了,抱拳道:“在下代武陵王多谢魏主。

也谢谢阁下。

南朝宋国、北朝魏国,互不相属。

魏主诏书效可及魏地、威可令魏臣。

不过我家太尉、将军无需奉魏主之诏,只当是书信而已。”

李孝伯无言反驳。

于是问:“魏主说了,魏军并不是来攻城,彭城为何紧闭城门、收起吊桥?”

张畅笑答:“两位亲王说,魏皇远道而来,营帐未暖、将士疲劳。

而彭城城中十万精锐,人人思战。

我家两位主公担心约束不住全城军民,出城冲踏了魏军,这才下令紧闭城门。

二王也说了,待魏军将士、马匹休整好了,再约时间、地点决战。”

李孝伯、张畅二人都是风度翩翩,站在自家阵前,衣袂飘飘,各为其主、以言辞争锋,不相上下。

双方军士纷纷观看,指指点点、有说有笑,一片祥和景象。

最后二人互相交换礼物,各自回营。

第二天,拓跋焘又派李孝伯送来毡子、盐巴、胡豉等物。

刘骏命张畅以江南水果、蔬菜还礼。

李孝伯道:“魏主说,吾以皇帝之身,已南下深入7oo里,彭城二王却不肯出城相见。

那就罢了!

吾还是南下建康,饮马长江、找宋主聊天去。”

张畅道:“请李君转告贵主:饮马长江,可得当心点。

民间传言,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

李孝伯听后,脸色微变,告辞回去。

接连几天,二人都有见面,互送礼品。

并就古往今来、天上地下、人间鬼域的旧事新人畅聊、暗比。

始终不分轩轾。

在李孝伯、张畅打嘴仗期间,拓跋焘派人仔细勘察彭城四周工事、防务。

最终,拓跋焘下令试探性攻城看看。

结果很不理想。

魏军一接近城门,墙上箭如雨下,死伤甚多。

拓跋焘下令收兵。

然后率领15万大军绕过彭城,去攻打鲁郡府城邹山。

即后世山东邹城。

宋国鲁郡太守崔邪利下令打开城门,率全体官员投降。

鲁郡是孔子故里。

该郡的传统是:养兵平乱、不拒外敌。

也就是说,鲁郡的军队只负责维持郡内秩序;如果外国军队打来,鲁郡的官兵则不反抗。

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后世。

东洋兵来的时候也是如此。

拓跋焘受崔浩影响,向来对孔子抱有崇高敬仰。

他这次来邹山,已下令给军队:鲁郡乃礼仪之乡,咱们也不要在鲁郡动粗。

前提当然是他们不反抗。

现在,鲁郡军民非常配合,魏军在鲁郡也就没有乱来。

拓跋焘要去对孔子遗迹行拜礼,崔邪利告诉他:凡是孔子遗迹所在,多有秦始皇遗迹。

拓跋焘道:“秦始皇者,一国之君、与吾平级耳!

其作为、风范与孔子遗学风牛马不相及,其俗迹岂有资格与孔子共存?”

于是,拓跋焘下令:先销毁秦始皇所留,然后自己再去参拜孔圣遗迹。

命令一出,手下人立即执行。

鲁郡人听说了这事,大都拍手叫好。

因为孔郡人当年迫于始皇淫威,不得不迎合他。

现在有人公开拨乱反正,孔郡人自然欢迎。

不过大家又担心:拓跋焘铲除秦始皇遗迹,自己又留下什么玩意儿。

所幸,拓跋焘有自知之明,没有留下一碑一刻。

因此,鲁郡人对拓跋焘印象极好。

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物,凡是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