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果断抽出匕首,冲到那几个被囚禁的年轻人身边,挥舞着刀子,一个个把他们的绳索割断,将人救了下来。有的人还能自已行动,最边上的那个人已经没了知觉,梁红英赶紧把他背起来,冲出人群,准备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其他被救的人,也在乡亲们的掩护下,陆续离开了现场。
梁红英心里盘算着:把人背到哪里去呢?直接背到曹家,实在太暴露了,还是在附近找个地方吧。她钻进一条胡同,见一个清静的小院门还开着,就直接闯了进去。
梁红英刚想转身关门,就见小丁被另一个人架着跑了过来。她一看,架着小丁的是个中年妇女,赶紧招呼他们进院,随后迅速把门插上。
原来这个院子里住着一位身体有残疾的老头。老头听见动静,拄着拐杖出来辨认,见是刚才被吊着的人,连忙招呼道:“哎哟,快进屋,快进屋!”
老人家十分热心,赶紧帮他们拿毛巾、打水,给伤者清理伤口。那个没知觉的人躺在床上,依旧昏迷不醒。小于虽然身上带伤,还挎着枪,但头脑还算清醒,只是走起路来腿脚不太灵便。梁红英检查了一下,发现他的腿被鬼子扎了一刀,好在没伤到骨头,只是流了不少血。她赶紧掏出刀伤药给他处理,迅速包扎好。
院外的骚乱声越来越大,还夹杂着枪声。梁红英知道,这么一来,肯定会有不少无辜的乡亲送命,她忍不住连连叹息。
那位大爷看着她,问道:“姑娘,你是专门来救人的吧?”
救了小于的大嫂接过话头:“这位姑娘可厉害了!我眼看着她把那几个人的绳子都割开,就赶紧把这个兄弟搀扶到这里来了。”
梁红英摇摇头说:“都怪我,给大家带来了麻烦,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乡亲死伤呢。”
那大嫂说:“姑娘别这么说!咱们这儿人山人海,他们才几个人?他们要是敢开枪杀人,大伙能把他们啃得连骨头都不剩!刚才他们开枪打死了张老爹,你瞧瞧乡亲们的愤怒劲儿。多亏了大伙齐心协力,才能把这几个兄弟救下来。”
梁红英这才问小于:“你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被他们抓起来?”
小于叹了口气,说道:“小姐,你是不知道。我按照你的吩咐,把消息都通知给他们了,可我自已一时大意,忘了身上还带着枪。等碰到路上搜查的鬼子,我根本来不及藏枪,就被他们抓了个正着。那几个兄弟也是,通知时他们不在家,半路被鬼子截住,直接从身上搜出了武器,我们都成了冤大头。”
梁红英听完,很是担心其他被救的人能不能顺利逃脱。大嫂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道:“你放心吧,我帮着扶了这个小伙子,那几个人也有别的乡亲帮忙照顾呢。”
可梁红英还是不放心,她叮嘱小于在大爷家里好好养伤,又嘱托大爷照顾好那个昏迷的人,说道:“我得出去看看情况,要是有机会,好再收拾几个鬼子。”说完,她推开一条门缝,从里面钻了出去。
此时大街上已经清静多了,乡亲们把人救下来后,纷纷散去了。再看广场上,躺着几具乡亲的尸体,还有几个鬼子的尸体,早已空空荡荡没人了。
梁红英心想,镇上这么多人都参与了,就算鬼子吃了亏,又能找谁算账呢?她十分小心,尽管没暴露身份,也不敢在正街大摇大摆地走,只能躲躲闪闪,尽量避开危险地带。
忽然,不远处传来了动静。她抬头一看,果然来了一队鬼子,目测有上百号人,两辆摩托车开路,风驰电掣地正往卧龙镇的菜市场方向赶去。
就在这时候,鬼子对向又来了一队人马。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看着十分威风,约莫有二三十个人。为首的那人穿着国军军服,留着两撇精神的八字胡。
梁红英正躲在墙角观察,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看似派头十足,实则透着点猥琐的人——这不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