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即使在淤泥深处也能吸引乌鱧前来觅食。
儘管这条鱼不如之前捕获的胖头鱼肥硕,但苏建设判断其重量应在三十斤以上。
对於常人而言,这样的鱼鉤根本无法承受,很可能会直接断裂。
在农村地区,捕捞二十多斤重的乌鱧通常需要使用特製的强力鱼鉤。
而这一次,苏建设凭藉非凡的技巧,成功將这条大鱼拉至水面。
“果然是一条大火头!”围观者惊嘆不已,“这么冷的天气还能钓到这么大的鱼,简直不可思议!”
从水面上隱约可见的鱼背来看,这条鱼长度超过一米三四,体围如碗口般粗壮,显然超过了三十斤。
即便浮於水面,依然游动迅速,姿態极具攻击性。
了解乌鱧习性的旁观者此刻对苏建设投以敬畏的目光。
他们深知,单凭一根细如手指的鱼竿便能制服如此庞大的鱼,非钓王莫属。
然而,儘管火头已被拖至水面,力量依旧强劲,单靠蛮力根本无法將其制服。
这鱼的耐力远超寻常鱼类。
经过一番周旋,它才逐渐被拉近岸边。
此时,苏建设身后已围满了人,比之前更多。
鱼尚未上岸,郭老便已在一旁喊道:
“我的,是我的!”
“这鱼我早早就订下了!”
其他人虽无奈,却也不爭抢,心想这老头真是个钓鱼狂热者。
即便刚才他晕倒的情景眾人皆目睹,此刻仍不忘要鱼。
在大家的帮助下,苏建设终於將鱼拖上岸。
好傢伙!
在水中时已觉震撼,上岸后更是如此,令人不禁讚嘆。
有了上次的经验,加之郭老已预订此鱼,无人爭夺,最终以一百元成交。
虽不及上次捕获的胖头鱼重,但这鱼在冬季尤为稀有。
况且其营养价值也高於胖头鱼。
一百元的价格,说不上贵或便宜。
如按採购等级划分,在这个季节,这么大一条火头鱼,至少也是级。
即便暂时用不到,养在水池里也能存活很久,毕竟这种鱼难得一见。
將鱼交给郭老后,苏建设从自己钓获的鱼中挑选。
挑出些较小的,低价卖给他人。
见眾人还期待剩下的鱼,苏建设解释道:
“抱歉,我现在是厂里的採购员了,这些鱼必须送至厂里採购部。”
隨后,他將剩余大小相近的鱼掛在车上,骑车离去。
只留下眾人满脸羡慕。
一条火头鱼卖了一百块,再加上刚才卖出的一些鱼和手里的存货,这一趟大概能赚两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