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西方没有‘天下’价值观。
这东西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一个极其宏大和抽象的概念,它超越了国家、民族,指向一种更加普世的秩序和安宁。
西方人信奉的是什么
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价值至上。
咱们中国人集体主义至上、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存在根本冲突。
第二,西方没有‘统一’价值观。
欧洲历史是一部分裂的历史,几百小国,各过各的;城邦独立,种族优先。
西方的集体,是以种族和血脉划分的。
这种以军事征服、杀戮和高压统治进行的统一大业,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必要的,但在西方人眼里,不具备任何正当性。
西方极其看重程序正义——最起码在表面上极其看重,所以就不可能接受秦王的理念。
第三,西方媒体极其警惕来自中国的政治理念。
你在电影最后进行的说教,一定会被解读为‘用电影包装政治宣传、美化专制集权’,这是一个巨坑,能不踩就千万别踩。
什么天下大义,那不就是专制集权吗
我改过的剧本里也体现了专制集权,但是,我用电影结束后的字幕去呈现,引导西方观众思考大一统文明的优秀,不影响观影体验,润物细无声。
如果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吵架,最起码能够让看爽了的观众帮一句腔:中国居然从未断代wow,那真了不起。
第四,西方观众要看到的是反抗精神,而不是背叛个人理念。
无名一旦被秦王用嘴说服,就彻底背叛了个人责任和正义事业,西方人无法理解这种自我牺牲,您只能感动自己。
中国人是否能够理解这种自我牺牲
我看也存疑。
最起码荆轲是真干了,没干过,不损英雄气。
无名这一剑不刺出去,我白死了,巩俐姐和子怡姐白送了,到时候我们几个的粉丝肯定炸锅。”
最后这句话,当场就把卫萍给吓尿了。
“那不行!得干,干不过也得硬干!”
李莲杰也赞同:“照小方的想法拍,我的人物才能立住,否则真就是窝窝囊囊白折腾一趟。”
方星河点点头,把话题扯回最初。
“综上所述,商业电影的最大公约数到底是什么
是选中一种能够被最多人理解的情感,层层递进,不刻意追求高深,不故弄玄虚,让最多的人群能够看懂,能够受到触动。
不要怕剧情简单,也不要怕剧情夸张,只要覆盖的基数足够大,自然能够成功。”
哪吒的剧情有深度吗
阿凡达的剧情有深度吗
泰坦尼克号的剧情有深度吗
都没有。
他们的成功,也恰恰成功在普适性上面。
商业电影,追求尼玛的深度,娱乐大众才是根本功能。
想玩深度,拍文艺片去。
反正方星河拎得清,他对《英雄》的要求只有一个——老少咸宜、东西皆益、票房大爆再爆!
至于文化属性意识争流……
我不是留了彩蛋吗
始皇帝身负天命。
因此,中华文明的大一统,便是天命所归!
看懂了这一点,你才能说真正看懂了方星河的《英雄》。
这不科学,也不正当,但这,恰恰是西方那帮快乐教育下的二元蠢货最能接受的理由。
文化战争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严不严谨暂且放到一边,玩他们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