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下,天地间一片银白。科研人员起初对她保持距离,但当她在食堂主动帮忙洗碗、在暴风雪中关照一名年轻队员找回遗落的仪器后,人们渐渐把她当成了“另一个同事”。
她每天跟着地质组外出采样,学习使用冰芯钻机,记录气温变化。有一次,她在冰洞深处发现了一块封存了数千年的气泡冰,透过强光照射,竟能看到微小的远古空气囊。
“这里面藏着地球的记忆。”老科学家感叹。
千夏把手贴在冰壁上,闭上眼。片刻后,她轻声说:“它在哭。不是悲伤,是释怀。”
所有人都愣住了。
当晚,基地的通讯系统意外接收到一段奇异信号??来自深海晶体森林,经解码后呈现出一组动态图像:一片冰原之上,无数细小的晶体从地下生长而出,汇聚成一个人形轮廓,缓缓跪下,仿佛在行礼。
玛蒂尔达通过加密频道联系千夏:“伊洛在响应你。你的每一次触碰、每一句对话、每一个情绪波动,都在重塑它的结构。你们不是主从关系,而是共生体。”
千夏望着帐篷外永恒的日光,低声问:“那我还能回头吗?”
“你从未离开。”玛蒂尔达答,“你只是走得更远了。”
一个月后,千夏在一次例行巡查中遭遇雪崩。虽未受伤,却被困于临时避难所长达三天。期间断电、通讯中断,仅靠应急物资维持。
那是她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孤独与恐惧。
她蜷缩在角落,听着风啸如兽吼,数着自己的呼吸。她想起那些曾因她一句话而走出阴影的人,突然害怕起来??如果她倒下了,会不会也有人因此失去希望?
就在濒临崩溃之际,她拿出日记本,借着手电微光写下:
>“今天我很怕。
>怕冷,怕黑,怕再也见不到林然。
>但我还在写,说明我还活着。
>所以,请某个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
>如果你也正经历这样的夜晚,
>记住:不必坚强,只要不停下笔、不停下呼吸,就够了。”
三天后救援到达。当她被抬出避难所时,阳光刺得睁不开眼。林然冲上前抱住她,浑身颤抖。
她在他怀里轻声说:“我学会了害怕,也学会了不怕。”
归程途中,她发起了一场全球共写计划:邀请所有人写下自己最脆弱的一刻,并承诺至少回复一条陌生人的留言。
响应者超过两亿。
有人写道:“我假装快乐七年,只为不让父母担心。”
有人回复:“我也装了六年,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