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什麽?新书有签售?!(5 / 7)

是少数派,大学甚至社会中也不乏韩涵的受众。

    第三是传达了不愿意跟方星河直接竞争的隐晦信号。

    永远不会撞车的意思很清楚,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咱们各玩各的,谁也别妨碍谁。

    这明显不是韩涵的手笔,看来,随着个人价值的放大,韩父和那位路叔,终于还是将他往偶像路上开始操作了。

    前世的时候,韩涵的火爆就有很大程度的巧合因素+运作因素。

    对于《三重门》,方星河没有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真实评价是:「一个顶级的段子手用最贴合时代的茫然内核拼凑起来一部能够让城市青少年完全共鸣的意识流小说,跨越时代去对比:平庸之作。搁在当前的窗口期,有效击中了目标群体的内心。」

    天天在报纸上收集信息,方星河发现,《三重门》的爆火让几乎全国的中文系都被激发了不服不忿。

    相比于《杯中窥人》,《三重门》确实差了不止一筹,带来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明显观感。

    其实顶尖985的中文系学生,写单独段落的水平真不比韩涵差,拼成一部小说之后,大概率会很散乱,但在这一点上《三重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所以他们是真能上。

    然而这就是时代赋予的特殊机会,首届新概念韩涵参加了,一篇作文上北大的热度他吃到了,读书无用论把他树立起来当典型,路总精心打造的人设刚好切中时代痛点,所以才有了《三重门》的大爆。

    换个更高水平的人写一本《九重门》,大概率火不了。

    在文学领域想要冷启动,那可太他妈难了,双雪涛的水平高出韩郭二里地,后世的孩子有几个知道?

    所以韩涵是时代机遇与个人能力完美匹配的最好案例,两者缺一不可,但也正是由于个人能力不足以碾压一切不服,才导致了背后的经纪团队急于和方星河切割。

    惹不起,躲开吧。

    大致上就是这种思维,才有了回应文章的出现。

    对此,方星河大度的予以祝福。

    他专门发了一篇小文,正面力挺韩涵。

    「我接受任何针对我本人的苛责,因为世界惯来用异样的眼神来审视任何一种异类,但我不接受对青少年文学出版计划里任何一位同伴的苛责,我觉得他们行,你们偏偏觉得他们不行,那是我瞎?

    《三重门》固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苍夜雪》一样有,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浮躁空洞浅薄疏漏,甚至有可能我们永远走不出那些写作陷阱,然而这绝不是某些不怀好意之辈用《苍夜雪》去批评贬低《三重门》进而扩大化贬低韩涵的理由。

    我和韩涵,生长的环境截然不同,我写起来得心应手的东西,他不行,他写出来的怅然和纠结,我一样不懂。

    所以孰好孰坏?都好都坏。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