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青春文学的开创者(4 / 6)

    不是,您的意思难道是……让我们对标这玩意?

    这他妈是哪门子的青春文学啊?

    别说80后这一批不认,其实75后那一批青年作家也不认。

    别把这玩意儿归到青春文学里!

    那是新青春文学!

    随着一些人的鼓吹,【新青春文学】的名字就正式定下来了。

    但是问题很大:这玩意儿怎麽定义?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啊!

    于是文学评论家和青年作家们吵成一团,各大学校的中文系都有教授下场——中文系不是教写作的,而是专门研究文学的,干这活儿可太对口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北大批,清华夸,人大往深里搞,复旦拿西方作品横向比较……

    反正就是这麽个状况,年轻化的那一小帮吵成了浆糊糊。

    再往上数,年龄更大一些的传统文学界,也就是作协的主力军,同样吵得翻天覆地。

    有一些作家强烈批评《苍夜雪》的结局。

    哪怕是幻想中的复仇,校园投毒的行为也实在太激烈了。

    可以说,只要有公职教职在身,都必然站在对立面。

    作协副主席谭谭:「胡闹!在看到结局之前,我一直以为方星河写出了一部矛奖级作品,他对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对东北困境的深刻理解,对经济崩溃后人性幽微的洞悉,在前半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几乎要为他高声喝彩,直到看到那个结局……狗屁不通!

    他怎麽可以这样写?宣传什麽狗屁的复仇主义,现实吗?客观吗?有张力吗?

    简直像是哄小孩一样,挥霍天赋!」

    像这种批评还有很多,基本都可以理解为爱之深责之切,可见他们有多麽看好前半部。

    不是后半部不好,而是青春文学不应该出现这种情节。

    张抗抗发文力挺方星河。

    「我是浙江人,但长期在黑省生活丶写作,我对东北很了解。

    方星河写的东北对麽?很对很对。

    他看到了一个特殊时期里最隐秘的东西,文中惊鸿一瞥的帐本,只是寥寥几字,再加上浅浅一句『你愿意和鄢烈羽订婚吗』,当楼夜雪不假思索的拒绝时,便暗示了楼青松必然的悲剧结局。

    点到即止的车祸,意味深长的留白,让我几乎以为看到了一位常年观察着县级政府和腐败国企的政治学大师。

    可能是在哪里听到过类似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