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舞台搭好了
北青报又双条卖脱销了。
135万份的成绩,刷新新高。
然而爆卖的成绩仍然不是这篇采访的极限,方星河看似简简单单的一顿喷射,终于还是惊动了大人物。
第二天,人日全文转载,时任社长的华泽附上重磅评论「方星河对文明秩序的理解直指核心,发人深省,具备一种不属于年轻人的深刻洞见和高度认识。
一代又一代的叛逆青年,几乎都经历过反传统丶反中年丶反父权的三反青春叙事,从古至今,概莫例外。
所以宽厚长者总是笑看他们胡闹,实在闹过了才批评一句,因为我们也是从这个阶段一路走来,在三反叙事中逐渐成长成熟的。
然而方星河完全打破了这一惯例,他的叛逆,本质上并不反父权丶反中年丶
反传统。
他对中年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他将「圆滑而不世故丶和光而不合流」形容为做人的至高境界,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尊崇和敬畏。
那他到底在反什麽?
反不公丶反压迫丶反霸凌丶反抗一切让他感到不爽的具体人或物。
他不是为叛逆而叛逆,他有一套清晰的标准,严密的逻辑,宏观且高度自洽的框架,所以这还能够形容为叛逆吗?
我认为应该不算了。
他是华夏社会从未出现过的样本,太鲜明太独特太富有冲击力,和我知道的所有叛逆小孩都有本质不同。
他应该是孤寂的,我不觉得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他,也不认为现在的社会能够完全接纳他,我甚至怀疑,『人到中年」和「社会毒打」两大影响因素到底能不能把他的棱角磨平?
或许,当有一天我能看到一个「圆滑而不世故丶和光而不合流』的方星河时,并不是时光和外力改变了他,而是他玩腻了,选择主动收敛棱角,和我们这些蠢人嘻嘻哈哈的混到一起。
这极有可能,却让我无法想像。
但至少现在,我能想像他的模样一一左手刀,右手笔,醉后抽刀掷笔,指着某些人的鼻子痛骂:讲道理你不服是吧?来,叫我戳两刀,死了就不用服了!
我听说他在武当山习过武,很显然,这是一个文学水平弱化,但是脾气与武力加强了的新狂人。
我们的时代还需要一个狂人吗?
我没有答案。
我只是衷心的希望,这种条理清晰逻辑清楚的方氏叛逆在年轻人当中出现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