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方星河并没有沉溺在伤感中,正相反,他很快乐。
新功能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当面辨认粉级,而且还可以提供精确数据。
水军头子忍不住在心里高呼:哥们终于能把职业素养发挥出来了!
生活在1999年,最让方总不适应的事,正是数据匮乏。
没有先进的数据收集工具,也没有全面的数据收集渠道,方总感觉一身功力废了大半,干什么都得靠猜,而不是有针对性的精准决策。
在他当水军的后期,AI工具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能把目标的真粉数量精确到百位数,能把一部剧买的水和自来水精准划开,能从社交平台上采集到单独某一个粉丝的具体消费能力和用户画像……
习惯了那种级别的直观,现在就好像睁眼瞎一样。
不至于影响生活,但就是别扭。
20后小屁孩玩着各种AI工具,而堂堂方总趴在十几斤的报纸堆里提取文字信息……蛋疼。
如今,终于拥有了一部分精确数据,总算可以对自身情况做出进一步分析和规划了,可喜可贺。
从不成比例的粉丝结构来看,他的最初判断相当正确。
作家就是一个很容易吸粉,但不容易固粉的职业。
文字的触达性很好,碰到对的人,能够直抵心灵深处。
但是,文学作品和作者本人的联结性非常不好。
最明显的例子是JK罗琳,《哈利波特》的全球正版销量7亿多,盗版难以计数,又有极其成功的影视改编,那么她的粉丝一定很多吧?
社交平台账号只有1400万关注,而死忠不满万。
当她公开反对跨性别之后,所有相关方都在与她做切割,粉丝网站甚至将她开除了作者籍,极其魔幻现实主义。
而敢于顶着舆论压力支持她的粉丝有多少?
寥寥无几。
发声的支持者大多是出于意识形态,借机发泄不满,对立狂喷。
谁真正关心她本人好不好?根本没人在乎。
大刘、当年明月,都一样。
所以,作家和偶像作家真不是一回事。
韩二郭四,一个在国内开创了偶像作家之路,一个将之发扬光大,都厉害,但是两者的玩法截然不同。
韩二踏上意见领袖之路,吸粉对象是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