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杀了重文(1 / 2)

嫡女夺珠 宋浅声 1198 字 14小时前

“不可!”

“万万不可!”

宗榷请旨北伐的声音刚刚落下,就有大臣站了出来,强烈反对。

“太子乃一国储君,有监国之责。自古以来,太子不领兵,乃是规矩,从没有太子上前线的先例,臣以为,太子此言,万万不妥!”

“臣附议,太子决不能领兵北伐!”

历朝历代,立太子乃是为安社稷。

便是有不得已的时候,皇帝亲征,太子监国,为的是稳固江山社稷,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皇帝既已下令复立太子,那就万万没有太子出征的说法,除非,复立太子,只是个幌子。

在几位朝臣的慷慨激昂之中,已经有人冷静下来,冷汗不知不觉冒了一身,下意识的悄悄观察着皇帝的态度。

果然,皇帝对于太子请旨北伐的事情,并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父皇,北燕屡次犯我边境,此番连占我大昭两座城池,若北方失守,一旦叫北燕渡过舜河,皇城危矣。儿臣请父皇下旨,即刻昭告天下陈州案始末,还容将军清白,杀萧国公祭旗,借容家军余威,一举北上。”宗榷仰头,与皇帝对视,“儿臣是最好的人选。儿臣在此立誓,不灭北燕,永不还朝。”

不灭北燕,永不还朝。

众人震惊的看向宗榷,想起刚刚结束的陈州案,宗榷当年为重启陈州案被废,历时两年多,找证据,诛奸恶,若能由他领兵北伐,我军必然士气大震,未必没有同北燕抗衡之力。

只是……

原本顾忌太子身份的朝臣,此时也不免犹豫。

规矩上说,太子没有去前线的道理,但大昭与北燕对峙多年,自大昭建国开始,北燕就是心腹大患,二十多年前北燕打到舜河,大昭为此险些灭国。此番北燕卷土重来,若真如当年一样,一旦渡过舜河,皇城危矣。

届时便是不灭国,也必然要南迁保命,这可是奇耻大辱。

且一旦南迁,北地沦为北燕的俘虏,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因此遭殃。

他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为天下百姓,如今真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却不如太子有魄力。

“好!”皇帝拍掌,激动道,“我儿有志气!”

“北燕履犯我边境,搅扰百姓,这么多年来,北地百姓苦不堪言,朕恨不能亲自披挂上阵,将这群贼子驱出庭关,奈何天不假年,心愿难遂。”皇帝满含深情的看着宗榷,“今太子不惜自身安危,请愿北伐,为的是朕,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黎民百姓,朕心甚慰。”

“来人,拟旨,著太子宗榷,代朕亲征北伐,与北燕决一死战!点十万兵将,杀萧贼祭旗,与三日后拔营北上!”

皇帝旨意一下,朝臣们纵使心思各异,此时也忍不住慷慨激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千岁千千岁!”

“驱逐北燕!夺回失地!”

陆泱泱随朝臣们一起跪在地上,却是忍不住抬眸,看向最前方脊背笔直的太子。

原本想不通,陛下怎会如此轻易便复立太子,甚至重罚萧崇,为容国公翻案,此时却是全明白了。

北燕早就蠢蠢欲动,皇帝不但知道,还早就命人隐瞒了消息。

他早就知道宗榷还活着,先前对她的种种试探,包括纵容她回京之后的种种,也不过是在等宗榷现身,重启陈州案。

牺牲一个萧国公,名正言顺的复立太子,又在这个时候叫人暴出北燕已经按耐不住的紧急军情,为的,是逼宗榷表态,来解决北燕这个心腹大患。要么学当年重文太子北上为质,和谈来保两国安宁,要么像容国公那样,倾尽全力与北燕一战。

无论是哪一种,他都没想过让宗榷再回来。

要么是如同重文太子那样,在北燕一生不能还朝,要么是跟容国公那样,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