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九十三章选择(2 / 3)

堂,不去天堂就会有更加可怕的地狱等着你。

    佛教则认为人生就是苦的,这些痛苦是虚假的,所以要修炼到看破虚假,如此就不觉得苦了,就成佛了。佛教是给人修炼的机会,每个人都有修炼资格,给每个人超越痛苦的机会,而且修炼的门槛也是越来越低。

    一开始需要戒定慧,受戒、禅定、读经,没钱是玩不转的,但后来有了禅宗,就是吃吃喝喝,然后就顿悟成佛了。每个人都有佛性,也不用戒定慧,只要顿悟就可以修炼完成。之所以现在还在吃苦,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顿悟。

    道教也修炼,财法侣地,也不是穷人能玩转的,道教对于苦难的理解是因为你没有顺应自然。如果顺应自然就不会觉得苦了,甚至可以成仙。。

    儒家也一样给了解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算穷苦也要坚定意志,因为要平天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实也是修炼,而且还是朝着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炼。

    所以儒释道合流是大趋势,因为核心都是修炼,只是修炼的方向不一样。佛教是色即是空,道教是顺应自然,儒家是穷且益坚。

    不管是一神教,还是儒释道都是从内在激发力量去面对外在苦难。都是告诉大家生活确实很苦,但坚持就是胜利,不管是上天堂,还是成佛,还是成仙,还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是为了坚持下去,走完人生。

    生存和发展的矛盾让人痛苦,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只是取决于如何面对。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应对,是选择生存去对抗,还是选择发展去融合,都是自己的选择。

    选择生存去对抗,那就是我没错,都是世界的错。选择发展去融合,要么就是放低自己同流合污,或者继续提升自己挑战更高的境界。

    所以又回到了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情况,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应该怎么办?是继续努力,还是降低要求,亦或是都是世界的错?

    孔子选择的是都是世界的错,其实这也契合佛教思想,世界都是虚假的,可以逃避。

    降低要求,和光同尘,就是道教的主张,顺其自然,你别想改变环境,而是自己适应环境。

    继续努力才是儒家后来的主张,就是要保持努力,虽千万人吾往矣。

    儒释道也是很完美地配合。但不管是什么选择,都时自己的选择。你选择是世界的错,就要搞清楚世界为什么错了,自己如何才能证明世界是错的。你选择顺其自然,就得坚持,一以贯之。你选择了努力,就更是得头悬梁锥

    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都是不容易的。

    当然一神教就简单了,如果遇到矛盾,一切以上帝说得为准,按照上帝的要求去做。你肯定是错的,上帝肯定是对的。不需要自己选择,上帝都帮你选好了。

    总之对抗是为了生存,融合是为了发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